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青年驿站:愿把藏乡作故乡

何啸虎

2014年06月03日03: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等待离别的日子有些难熬。望着窗外川西最后一抹亮色,山顶积雪未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援藏结束,即将返乡。回家,本是个温暖的字眼儿,此刻却有些苦涩,像藏族老阿妈端上的那清香而酸涩的青稞酒。

  我知道,这份情感是贴着土地生长起来的,有根扎着。

  两年前,我参加了四川省委“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带上简单的行囊,我和战友们从川南泸州出发,30多个小时的车程,一头钻进了川西高原的无尽风雪中。川西稻城,被称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也被游客们戏称为“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我心里很清楚,自己是一名战士,身后是家乡父老的嘱托,前方是藏区群众的期盼。

  去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背包起程时组织要求我们思考的问题。我是一名普通的援藏干部,和40名“战友”们一样,两年来,踏实做事,干净做人,努力以真情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尊重与信任。“心要热,腿要勤。”当地藏族干部菊美多吉一句简短直白的话,道出“群众”二字的分量。每次下乡,路再远,身子再累,回来想想被老乡拽得紧紧的手,心里总觉得舒坦和温暖,也得到了老乡们朴实的评价——“泸州亲戚”。

  特困户阿免家的心事、青少年文化补习班孩子们的笑脸、世界海拔最高民用机场亚丁机场通航仪式上干部群众的欢欣、自带干粮为桑堆村劳弱户抢种抢收的火热劳动……两年间有太多值得珍藏的瞬间。于藏区的长治久安与跨越发展而言,两年显得有些短暂,但我们知道,我们参加的是一场追逐藏区美好明天的“接力”。

  3750米,不仅是一个海拔高度,也意味着可以看到人生最美的风景,得到人生难得的淬炼。人与自然从来不是孤立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往往生发出更纯净、更厚重的人情之美。春冬两季,高原夜间奇寒,时常风雪弥漫,废旧办公室分隔而成的几平方米“蜗居”里,烤着电炉子,听水壶“哧哧”的响声,世界一片安静,人却不觉得孤独。在特殊的环境里,幸福是那么简单,满足是那么容易。我有幸得到清心寡欲的洗礼。

  艰难环境浸泡过,往往能提高人的幸福指数。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意乱情迷,心烦气躁,这山望着那山高;而在简单纯净、独对孤灯的藏区,我养成了与自己对话的习惯——写日志。4万字的日记,记录了我这段难忘的青春旅途。

  在自己总结上,我凭心写下了四点。认识了藏区:知藏区群众疾苦,晓援藏征途意义;受到了教育:藏区干部多年扎根藏区、不离不弃、坚如磐石的韧性感染了我;磨练了意志:人生最快乐的驿站,恰恰是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懂得了珍惜:这份经历必将历久弥新,积淀为我的人生信念。

  (作者为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宣传部干部)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03日 19 版)

分享到:
(责编:崔东、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