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常被称为“致用之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当属最实用最接地气的学科之一。尽管如此,经济学特别是理论经济学究竟有什么直接的功用,仍不时受到质疑。质疑声不仅来自圈外,还时常来自一些初入经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员。经济学究竟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出现这样的疑问,固然有对社会科学影响现实方式存在认识局限的原因,更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日渐偏狭的原因。
必须承认,当下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确实存在重方法轻思想、重数据轻逻辑、重文献轻历史的毛病,经济研究刊物以及学术论文中确实含有不少毫无用处、不知所云的东西。有些学生为了毕业、拿学位,有些老师为了升职、评职称,不得不想方设法发表学术论文。应该说,这些论文的作者绝大多数是有学术情感和学术追求的,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能有所发现,有学术和现实的功用。但由于他们所受的专业教育和学术训练、所掌握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片面性,因而在学术研究上舍本逐末、误入歧途,撰写出来的学术论文缺乏真知灼见,成了学术垃圾。不少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乃至年轻学者或者对现实经济运行缺乏了解,对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不够关心,找不到研究题目;或者从书本到书本,盲目跟风,外国同行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什么热门就研究什么。在论文的阐述中,缺乏对问题的经济学理解,缺乏对经济学逻辑的把握,只是简单地找几个似乎有关的经济现象做实证,或者任意调整一些变量、指标、参数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流于平庸,连作者自己都不信。长此以往,难免让作者对自己所做的研究产生怀疑,对经济学的有用性产生疑惑。
由此看来,要改变经济学无用的看法,根本上还是要改变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状况,改变重“术”轻“道”的状况,还经济学以社会科学的本来身份。
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学是关于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的选择科学。从现实看,其功用无外乎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曾经有一种趋向,似乎经济学可以只讨论既定投入下的产出最大化,而人只是投入之一。现在看来,这不仅在现实中是过度简单化的、有害的,在学理上也是不成立的。如果人们认定所谓的财富最大化状态与其自身的福利背道而驰,即使有再好的监督、激励,也未必能实现既定要素投入下的最大产出。忽略了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的要素——人,对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解释只能是纸上谈兵、花拳绣腿,或者隔靴搔痒。
因此,经济学的“术”和“道”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学的致用离不开对经济学“道”的关注。强调经济学的价值取向,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能提高经济学的有用性。“术”有助于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经济过程的认识,“道”则有助于把握经济规律,建立经济学共识,形成共同价值,促进科学决策,节约交易成本,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道”从经济学角度形成人们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改变,当然不仅具有意识形态意义,也具有现实经济功能。譬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经济学者对经济学经年累月的深入研究和深入浅出的广泛传播。当前,对“好的市场经济”的追求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更需要经济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和倡导,使之深入人心。一个受过经济学教育和训练、有经济学思维的领导者往往更能作出、更好执行符合经济规律的决策。这体现了经济学的功用,体现了经济学“道”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2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