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來論

人民來論:“孩子用AI代寫作業”,我們該思考的是什麼?

陳之琪
2025年02月19日13:17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寒假結束之際,有網友調侃一年一度的小學生和寒假作業“通宵大戰”在全國各地的小書桌前打響。但今年似乎有所不同,據媒體報道,有家長讀孩子作文時發現裡面有兩篇作文不像是自己孩子能寫出來的,經詢問孩子承認是用AI寫的。

學生們能迅速對AI工具有了認識了解並成功地進行簡單的實踐應用,這並不意外。但直接抄AI答案是不對的,家長和老師理應及早對孩子這樣的行為意識進行糾正。應當和孩子講清楚,不該為了湊數趕工就照搬AI答案,“過筆不過腦”。

當AI以“解題神器”姿態走進基礎教育領域,我們是否該禁止學生使用AI完成學業任務?需要警醒的是,我們既成思維體系與行為系統是否能夠承受這場由AI所醞釀的風暴。放在中小學生教育裡,這個問題可能是“作業題怎麼出,才能引導孩子思考”﹔放在高校、研究院,問題則可能是“如何讓AI代替人工更快完成海量搜索”“如何讓AI進一步啟發豐富研究視角”……如今人人都能“身懷AI絕技”,有太多問題需要被重新考量,教育思維和實踐模式自然也會接受質疑、考驗乃至變革。

我們必須正視,當AI完成一些簡單任務要普遍比個體更加出色時,在一定程度上我們應當為這種技術成果感到欣喜,因為它能夠極大提升人類工作實踐的效率,這也是技術不斷迭代發展的目標。諸多實踐表明,能夠明確向AI發出指令、高效運用AI工具完成任務並不簡單,人必須形成新的思維模式和邏輯體系去梳理歸納問題才能“使喚動AI”。

從這個層面來看基礎教育,家校方面在擔憂學生使用AI工具的同時,如果簡單地把AI視為洪水猛獸也不妥。我們應當對能夠合理使用AI的學生給予鼓勵。他們能夠主動接觸AI、適應AI、喜愛AI乃至“玩轉AI”,這樣的學習新事物能力、創新思考能力值得珍惜培養。

可以說,從“AI代寫寒假作業”這件“小事”引發的,是大眾對教育實踐傳統觀念的再度審視,是這個“AI變革時代”給了基礎教育一個檢視、更新的契機。

如何用新的教育視角去面對“AI延伸”的人類個體,去更好地引導、培養、提升學生的AI技術素養、知識認知水平,以及如何在技術賦能之中成長為人格完整、思維豐盈、無法被技術代替的“人”——在這些紛至沓來的教育問題面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編:尹深、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