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少年哪吒破浪而來(望海樓)

■ 鄭  娜
2025年02月12日06: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月4日,隨著春節長假的結束,中國影史上的“最強春節檔”也落下帷幕,但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的勢頭不但不減,反而愈戰愈勇,破紀錄的速度恰如風火輪般“頃刻行千裡,須臾至九州”。

  2月5日,《哪吒2》以54.46億元進入中國影史票房榜前三﹔2月6日,以60.54億元票房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榜首﹔2月7日,以67.92億元成為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榜第一名﹔2月8日,成為全球單一市場首部破10億美元的影片﹔2月9日,以80多億元票房成為首部進入全球影史票房前40的亞洲電影﹔2月11日,成為全球影史第27部票房超90億元電影⋯⋯據網絡專業電影平台預測,《哪吒2》最終總票房有望超過140億元,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

  《哪吒2》已然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座裡程碑,也在世界電影史上再次書寫屬於中國的華彩篇章。圍繞這部電影展開的討論廣泛而熱烈。從主創“五年磨一劍”將細節精致到“毛細血管”的藝術匠心,到“全華班制作”托舉起的國產動畫電影“量質雙飛躍”,讓人不禁想起2024年席卷全球的現象級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同樣歷時6年開發完成,制作團隊全部由中國人組成。中國文化產品接連在世界范圍內受到矚目、獲得成功,看似巧合的背后,是兩支團隊對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的堅守、對弘揚好中國傳統文化的決心、對講好中國故事的信心。

  走過漫漫百年路的中國動畫,雖然曾在20世紀中后期創造過輝煌,擁有長達30多年的黃金時代,但此后由於種種原因逐漸衰退,被好萊塢動畫、日本動畫拉開距離,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最受歡迎的中國題材動畫IP如“功夫熊貓”“花木蘭”等,便由好萊塢主要打造,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近半個世紀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中國動畫從業者不斷探索,破中國動畫復興之題,開中國動畫IP之局,《西游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姜子牙》《雄獅少年》《長安三萬裡》等一系列國產動畫接力展現出可喜的創作水平和票房成績。導演餃子明確表示,“哪吒”系列就是受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經典動畫《哪吒鬧海》深刻影響而產生的,前后兩部作品都有對《哪吒鬧海》的致敬鏡頭。正是踩著前人肩膀、踏著中國電影工業化飛速發展的雙輪“風火輪”,“哪吒”系列破殼而出。

  《哪吒2》不僅完成了對第一部的升級迭代,在人物的豐滿度、故事的復雜程度、特效畫面的呈現以及世界觀的表達上都有了很大提升,更實現了傳統神話形象“哪吒”IP與“魔童”系列電影IP的疊加,古代神話裡的“哪吒”、上美廠的“哪吒”、21世紀的魔童“哪吒”在這部電影中合為一體,完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國產動畫拾柴百年的烈火熊熊燃燒。

  理想永遠年輕,熱血總是滾燙。哪吒與悟空,是中國神話中最受歡迎的英雄,他們天不怕地不怕、不認命不服輸。當下的中國文娛產業,勇於創造的中國“少年英雄”不拘舊法,融匯創新,自辟新境,扛起了文化傳承發展的旗幟——10年前,一群年輕人決心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為電影,此后電影《流浪地球》橫空出世,第一部和第二部以超過80億元的票房刷新世人對中國科幻電影的認知﹔6年前,一群年輕人立志以《西游記》為切入點,對歐美壟斷的3A游戲進行“拓荒”,《黑神話:悟空》騰雲而來風靡世界﹔5年前“哪吒”系列電影第一部完成時,還有不少特效由外國團隊制作,但今天《哪吒2》的特效全部由國內團隊完成,制作團隊中大部分是95后新生代。

  “若前方無路,我就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這乾坤。”神話故事裡的哪吒,以蓮藕結合七色寶蓮重塑肉身。中國年輕一代創作者,坐擁無窮無盡的文化富礦,懷抱前所未有的時代機遇,更有自信也更有能力,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風格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鍛造好中國自己的文化新名片,更多少年英雄正破浪而來。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編:楊光宇、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