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來論

人民來論:公共圖書館“新玩法”助推全民閱讀

苗 務
2025年01月24日15:03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智能化圖書館、24小時免費書房……一些特色公共圖書館成為了網紅打卡點。越來越多公共圖書館突破傳統模式,解鎖、探索前所未有的“新玩法”,巧妙地將閱讀與藝術、社交、智慧服務等多元需求融合,讓公共圖書館成為潛心閱讀和社交的會客廳,成為增進人與人情感聯結的紐帶。

科技與人文相融合,智慧服務拓展圖書館文化生態無限可能。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在悄然變革。智能導航、個性化推薦系統、電子書借閱、遠程訪問數據庫……這些高科技手段的應用,極大地契合讀者品質化、個性化、多元化及便利化等需求,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公共圖書館正歷經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從“以書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的轉變。當前,智慧服務場景已全方位嵌入全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進程,成為重塑圖書館文化生態、拓展知識傳播邊界的關鍵力量。同時,公共圖書館積極融入文旅發展潮流,成為蘊含城市精神的文化景觀。

閱讀活動和城市場景相串聯,開辟全民閱讀新場景。在今日的公共圖書館,書籍不再是孤立的存在,主動尋求跨界合作,越來越多的特色“玩法”,給人們帶來源源不斷的驚喜。重慶市江北區圖書館不斷“上新”趣味文化活動,以親子游的形式讓大家體驗到拓印、扎染、糖畫等傳統技藝﹔北京市朝陽區圖書館多次舉辦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例如“朝圖之夜”名家沙龍、經典文學名著音樂會、中軸線研學活動等﹔濟南市圖書館開辦了市民夜校,開設零基礎美妝、非遺手工制作等課程……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關鍵一環,充分踐行“大閱讀”理念,與各界多種形式合作共同構建一個多維度的文化體驗場所,持續探索新穎豐富的文化供給模式。

從城市到鄉村,以特色助推全民閱讀風潮。如今,以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不斷涌現。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各類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數量超3.88萬個,成為各地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這些遍布全國各地的特色圖書館,已然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的生動注腳。在山東省青島市一群年輕創業者合作設計的大石鄉村圖書館,書香、咖啡香與四周的雞鳴犬吠、拖拉機聲交織相融,讓游客感受獨特的鄉間閱讀意趣。在浙江省嘉興市王店鎮,一所鎮政府與社會人士共建公益性質的“梅裡有為圖書館”,點亮了當地民眾的平常生活。

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城市還是鄉村,公共圖書館解鎖多種“新玩法”,創新閱讀新場景,平等性、開放性、共享性始終是服務的初衷。以智慧化、場景化閱讀新體驗持續助推全民閱讀,從“無”到“有”再到“優”,讓更多人享受到公共文化資源和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