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促進新技術更好融入中小學教育
隨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成熟和普及,越來越多中小學在教學中嘗試新技術的應用,在豐富課堂形式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構建系統化課程體系、實施常態化教學與評價、開發普適化教學資源、建設泛在化教學環境。讓新技術真正融入中小學課堂,絕非簡單的加入新元素,而是需要深入挖掘新技術的潛力,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實現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與融合。
新技術融入中小學教學,是教學方法豐富和提升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引入並非趕時髦、找噱頭,而是對課堂內容、形式、氛圍的拓展。如語文、歷史等教學中,傳統課堂無法真實還原部分場景,學生也缺乏相關經歷,對部分知識點的理解往往浮在表面。而引入AI、AR、VR等新技術后,課堂在部分環節可以沉浸式地還原知識點場景,學生得以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沉浸式探索,依托視覺、觸覺、聽覺等感受,更全面地理解課堂內容。
新技術作為輔助手段,需要與教學要求緊密結合。要避免將新技術應用作為展示課、公開課的噱頭,避免將其作為課堂游戲環節。“體驗的時候都很high,體驗過后啥都不知道”“體驗時感覺觸動很深,過后發現和課堂知識點難以匹配”……近年來,部分新技術的探索陷入困境,表現為技術產品的設計與教學內容存在脫節,“兩張皮”的情況較為突出。新技術融入教學並非開發機構一方能實現,還需要一線教師的充分參與。唯有了解教學的需求、課堂的堵點、教學的難點、學生的特點,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挖掘新技術的優勢。
新技術的引用,要把握好場景和維度的關系。並不是所有學科、所有課本章節都適合引入新技術。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而需要綜合考慮新技術引入的性價比和實際效果。比如,過分依賴VR技術也可能導致課堂主體時間過多用於虛擬系統的使用,限制了師生間互動影響課堂進程。擁抱新技術首先應該了解新技術的弊端和局限,既引入新技術也不迷信新技術。要把握應用的場景、介入的深度、使用的方式,確保新技術恰到好處發揮作用。
新技術的發展為中小學教學提供更多可能和選擇。惟有真正了解技術,挖掘並利用好技術的特點,才能發揮其正向促進作用,推動中小學教育的持續發展與進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