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來論:互聯網診療亂象亟待規范治理

寒酥
2024年10月24日11:02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吃了一個月的藥,竟白吃了。”市民張某問診於某醫療平台,服藥久不見效,又線下就醫才發現此前診斷有誤,而這時平台醫生已失聯。他不禁疑惑:“互聯網醫療平台的醫生是真實的嗎?讓這些醫生看病,出了問題誰擔責?”

張某的遭遇並非個例。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醫療發展,上網查詢病因、網絡問診,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互聯網診療以其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方式,為廣大患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就醫體驗。然而與此同時,平台醫生信息錯誤,甚至虛假,資質難以認定﹔部分平台沒有處方、病歷、檢查報告,醫生就能直接開藥﹔“網紅醫生”帶貨保健品等亂象時有發生。醫生誤診、AI開處方藥、泄露患者個人信息等問題也屢見不鮮。

無論是網絡診療,還是網絡咨詢,本質依然是醫療服務,應嚴格准入資質,把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當前網絡診療常見的違規首診,“秒開”處方藥等現象,看似方便了病患,實則埋下了隱患。以處方藥銷售為例。患者“自我診斷”,醫生“對藥下症”,雖然省去了線下就醫的時間精力,可網絡的另一頭,醫生的資質是否真實,問診信息會不會泄露,一旦出現醫療糾紛該如何維權,都要打個問號。尤為嚴重的是,一旦開錯藥、吃錯藥,所帶來的風險很難預估。

確保醫療質量、保障患者權益,互聯網診療行為亟待加強監管。

為規范互聯網診療行為,《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陸續出台﹔今年2月制定的《關於加強醫療監督跨部門執法聯動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專項整治的范圍,互聯網醫療位列其中﹔5月《關於印發2024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中,再提互聯網醫療領域違法違規問題。系列舉措,為互聯網診療服務中涉及的基本事項定規矩、劃界限、制籠子,標志相關監管正逐步走向精細化。

網上問診亂象禁而不止,互聯網醫療平台要主動擔責,積極作為。要督促就診流程走向規范化,對醫師資質、對口專業、身份信息等嚴格把關,對患者注冊、登錄、病歷信息加以保護,對根據病情尋醫、問診、取藥等過程設置嚴格審查程序。同時綜合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對診療異常現象進行監控,暢通患者維權通道,督促醫師規范診療。

民眾在選擇互聯網診療時也應“擦亮眼睛”,注意關鍵要點以確保自身權益和安全。例如,知曉互聯網診療無法直接進行體格檢查等全面評估,所以目前主要適用於常見病、慢性病的復診,不適用於首診。再如,在接受診療前,要對醫療機構、接診醫師的執業資質等進行甄別確認﹔診療后要妥善保留相關診療記錄、處方、發票等。

(責編:仝宗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