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讓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人民時評)

吳 月
2024年06月20日06: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辦學有規律,教師有主業。做好教書育人工作,需要教師俯下身來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思考教學

  切實減少對中小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干擾,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

  

  “教學之外的事務性工作明顯減少了,我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教學。”今年一季度,江蘇宿遷各類“進校園”事項同比下降85%以上,當地一名小學教師道出非教育教學負擔減輕帶來的正向變化。在宿遷,過去,一些學校各類評比考核創建事項、宣傳推廣活動等多而雜,如今,這些活動的總量、時長被嚴格限定,教師得以更加專注於教書育人、呵護學生成長。

  為教師減負,就是為教育增效。前不久,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印發通知,對開展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專項整治工作作出部署。各地結合實際細化本地區專項整治行動方案,著力推動工作落地見效。

  辦學有規律,教師有主業。做好教書育人工作,需要教師俯下身來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思考教學。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在一些地方,部分與教育教學無關的社會事務被布置攤派給中小學校和教師,干擾了教師的本職工作,妨礙正常教學秩序。此次專項整治工作,聚焦社會事務進校園這一學校和教師反映突出的問題,其目的正在於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

  哪些任務確需教師參與,哪些應堅決杜絕?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為中小學教師減負,首先要破解“把關難”。福建廈門市教育局提出,在各類城市創優評先工作中,不得安排教師進行校園外綠化清理、上街執勤、整治環境等與教師職責無關的工作﹔雲南省教育廳印發2024年進中小學校省級事項清單,各部門申報的115項事項被合並減少至8項……目前,各地落實專項整治工作要求,明確進校園活動准入標准,同時,建立審批報備制度,嚴控省、市、縣三級社會事務進校園總量,建立白名單並向社會公布。

  為教師減負,既要規范入口,也要規范過程。給教師帶來無謂負擔的,既包括各類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和工作隨意進入校園的問題,也包括社會事務進校園過程中重留痕輕實效的形式主義問題,如濫用應用程序、打卡、接龍、做題、拍照等。不妨考慮將進校園活動與學科教學、班團隊會、校園文化建設等學校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機融合,嚴控活動范圍和時長,提升活動質量,增強育人實效。

  讓減負“看得見、摸得著”,一方面,要立足“減負”看“減負”,注重建立監督管理長效機制,通過監測、核查、通報等方式,常態化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另一方面,要跳出“減負”看“減負”,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評價學校的根本標准,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同時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健全辦學管理機制,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把“當下改”與“長久立”結合起來,才能更好激勵教師肯干能干做出成績。

  “我想安安靜靜地教書”“最讓我專注的就是上課,最讓我感到滿足的就是學生的進步”……教師們朴素心聲的背后,有對教書育人的熱情,有對更加專注於本職工作的期待。切實減少對中小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干擾,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方能讓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培育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學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0日 05 版)

(責編:牛鏞、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