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反恐怖主義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恐怖主義是人類社會的公敵,是對所有國家和全人類的挑戰,嚴重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反恐怖主義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反恐怖主義法律制度體系與實踐》白皮書,全面系統總結我國反恐怖主義工作的規律特點和實踐做法,充分展示我國反恐怖主義法治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對於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反恐怖主義法律制度體系與實踐情況的了解具有重要意義。
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制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以實現其政治、意識形態等目的的主張和行為。中國作為恐怖主義受害國,長期面臨著恐怖主義的現實威脅,恐怖主義對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威脅。中國歷來高度重視反恐怖主義法治建設,通過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落實公正司法、切實加強人權保障等法治實踐,逐步探索出符合本國實際的反恐怖主義法治道路,有力維護了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全球和地區安全穩定作出貢獻。
中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反恐怖主義工作始終在法治的軌道上進行。歷經40余年探索與實踐,中國以憲法為根本,逐步形成以反恐怖主義法為主體,刑事法律為骨干,國家安全法等為保障,其他法律為補充,涵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等的反恐怖主義法律制度體系,為加強反恐怖主義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確保反恐怖主義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中國對恐怖活動認定清晰、處罰規范,法律明確規定了對恐怖活動的認定和處罰標准,視恐怖活動的危害程度,區分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犯罪行為,規定不同的法律責任。中國通過依法規范恐怖活動案件辦理程序,落實辦案責任,加強外部監督,拓寬監督渠道,實現了權力規范有序運行。中國在反恐怖主義工作中依法保障人權,將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反恐怖主義法律制度體系與實踐的基本原則,將依法懲治恐怖活動與尊重和保障人權有機結合,既注重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維護社會正常秩序,又注重保障受害人、其他利害關系人,以及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權利。中國依法開展反恐怖主義工作,不斷增強反恐防恐能力,更好統籌安全穩定與社會發展,消除恐怖主義的思想基礎,提升了人民的安全感,捍衛了國家安全。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中國的反恐怖主義法律制度體系歷經發展完善,實現了本國法治精神和理念與國際反恐怖主義原則和理念的協調統一,既有效防范和懲治恐怖活動,又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符合本國實際和國際慣例,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實踐証明,各國的探索和實踐隻要能夠體現人類社會價值取向,遵循聯合國反恐怖主義原則准則,符合本國國情和法律制度,就都是國際反恐怖主義法治化事業的組成部分。國際社會應海納不同形態的反恐怖主義法治路徑,堅決反對反恐怖主義“雙重標准”,反對將反恐怖主義問題政治化、工具化。
習近平主席強調:“恐怖主義和極端思潮泛濫,是對和平與發展的嚴峻考驗。”中國願與世界各國一道,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積極參與全球反恐怖主義治理,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廣泛開展互學共鑒和交流合作。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24日 0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