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夯實中國之治的“大廈根基”(人民論壇)

——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③

孟繁哲
2023年12月28日06: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個28萬人口的街道,轄區內經營主體多元、服務對象多樣,服務和治理如何精准到位?快速城鎮化積累的問題、矛盾如何解決?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從建立網格、劃清責任田尋求破題,“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難在網中解,情在網中結”,連續14年做到矛盾糾紛“不上行、不外溢”。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隻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強、把基層政權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基才能穩固。從遼寧撫順雷鋒社區設立“雷鋒·紅”黨員代辦站,解鎖社區治理“新密碼”﹔到天津港雲裡社區創設“三聚焦”工作法,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社區﹔再到山西山陰縣合盛堡鄉採用“炕頭+地頭”工作法,走出具有泥土氣息的鄉村善治之路……“楓橋經驗”之所以歷久彌新、富有活力,一個重要方面就在於始終激活基層基礎這一深厚本源。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基礎建設作為根本支撐,持續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新動能。

  作為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裡”、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基層治理一頭連著國家大政方針,一頭連著百姓衣食住行。正所謂“提衣提領子,牽牛牽鼻子”,越是千頭萬緒,越要抓住黨建引領這個關鍵。實踐來看,北京市創新開展“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推動黨員干部下基層、跑工單、走流程、蹲點位,圍著一線轉、圍著群眾轉、圍著問題轉。不少地方也創新“網格化黨建”“區域化黨建”等方式,探索黨員干部下沉的常態長效機制。黨建引領、力量下沉,把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出來,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不僅夯實了中國之治的根基,也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

  “楓橋經驗”發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成果和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實現自律和他律、剛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統一。新時代以來,發揮“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的鄉規民約作用,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建設智慧社區,通過網絡平台暢通社情民意直通車……汲取貴和尚中、講信修睦等傳統文化理念,適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讓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得益彰。“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鬆,波濤洶涌也不行。”處理好活力和秩序的關系,既要講究辯証法,善於“十個指頭彈鋼琴”,也要注重具體工作的方式方法,多一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與時俱進。

  人民群眾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源頭活水”。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這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題中之義。放眼今天基層社會治理的火熱實踐,北京“朝陽群眾”、天津“小巷管家”、浙江“紅楓義警”等一支支群防群治隊伍,活躍在社區管理、便民服務一線。海南海口設立“小區議事堂”、重慶市推行鄉村鄰裡糾紛“院落自治”、江西南昌推廣“幸福圓桌會”……群眾當主角,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社會治理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事實証明,最大限度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形成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大合力。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筑牢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更加有力地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礎工程。務當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時時放心不下!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8日 10 版)

相關報道:

掌握“緊緊依靠群眾”的方法——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①

下好化解矛盾“先手棋”——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②

(責編:牛鏞、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