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

雷涯鄰
2023年09月07日06: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基礎研究處於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科研鏈條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大廈才能建得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須下氣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台,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國家重要科技力量,是國家培養基礎研究人才的主要陣地。必須在黨的領導下,瞄准國家重大戰略,自覺擔負起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的重任,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立場,源源不斷地為國家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是光明的,但不可避免會遇到風險挑戰。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實現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是培養戰略型青年科技人才的搖籃。要聚焦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關鍵核心技術、前沿科學問題、重大社會現實問題方面,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打造戰略科學家隊伍。引領青年科技人才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胸懷天下、志存高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砥礪報國之志,既要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也要靜心篤志,肯下“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自覺肩負起科技創新的重任,在原創性、顛覆性的前沿基礎研究上取得突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科技支撐。

  壯大科學家后備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在數理化生等學科建設一批基地,吸引最優秀的學生投身基礎研究。”基礎學科是學科的基石,培養基礎學科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堅持科學規劃、長遠布局,以學校為主體,拓寬學科視野,提升自主研究意識和創新能力。整合校內外資源,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在全方位謀劃中積極探索建設一批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特區”,激活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一池清水”。建立健全不同領域基礎學科拔尖學生重點培養的體制機制,引導優秀人才投身基礎科學研究,形成促進基礎學科拔尖人才茁壯成長的良好氛圍。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拓展基礎學科人才選拔通道,將開放型人才培養理念貫穿於拔尖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高水平科學研究與高質量人才培養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以有組織科研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讓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從繁瑣、不必要的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多戰略性、前瞻性科技問題,呈現出復雜系統性特征。必須加強黨對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高校有組織科研優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建制化、成體系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基礎研究具有原創性、探索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這就需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在組織領導、發展規劃、資源保障、經費投入上加大力度,營造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環境,激發科技人才的責任感、想象力、創造力,鼓勵其大膽創新、積極探索,讓科研人員輕裝上陣,心無旁騖地開展科研攻關。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厚植有利於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土壤,充分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作者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07日 09 版)

(責編:牛鏞、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