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鑄魂 奮進新征程 第三屆“人民紅”網評大賽參賽作品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

日月其邁,歲律更新。時代在新,國家在新,家鄉在變。回望過去的十年,發展之春風,拂遍了這片熟悉而又煥然的土地。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再次踏上故土,我緩緩而行,感受歲月的痕跡,時光的雕琢。
穿過歲月的滄桑,有變化與發展在其中。十載光陰彈指而過,驀然回首,時光雕琢著家鄉的每一寸土地,發展之煙火在這方故土上愈燃愈亮,萬裡東風一次又一次吹響大地。行走於山河間,窺見的則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行走於東風間,十載流光裡的家鄉,流去的是因忽略環境問題而附著的塵埃,涌來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水青山。
曾經的人們行色匆匆,淌過的河水染上了污跡,掠過的空氣蒙上了陰霾。如今,故鄉奔赴向新生,褪去了因莽撞發展而覆滿的塵霾,迎來了天人和諧的綠水青山。往裡行走,村子的道路早已修葺一新,路旁還辟了幾個停車場。專門修建的幾個老年活動中心常能見到打牌聊天的村民們,村子的文化禮堂還會有來巡回演出的越劇戲班子。過去十年,村子裡的年輕人多半外出務工,留下的多是父輩祖輩。村子設施的修繕,給了老年人更舒適的生活環境,給了年輕人回家探親更大的便利。曾經的村子冷冷清清,隻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今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其樂融融的生活圖景。
行走於古鎮間,十載流光裡的家鄉,流去的是固守文化的古板,涌來的是多元化展示自身魅力的靈動。
過去單一的文化營銷形式已被拋卻,素有“全國文明鎮”美譽的它正在展現千年古城的靈秀與現代都市的開放兼容並包的魅力。博物館內,智能顯示屏向觀眾展現其源遠流長的文化涵養﹔展廳內,通過多種活動傳播其文化自信﹔各類小店內,則將文化產品以盲盒的形式售賣刺激年輕一代的購買欲望。不斷充實精神世界,探尋精神文明,已成為古鎮人民的共識﹔將現代科技與自身傳統文化相結合,已經成為這座古鎮的標簽,吸引了大批市民打卡。
行走於山河間,十載光陰裡的家國,流去的是籠罩在破敗之地的陰霾,涌來的是每一代人民用勤勞的雙手耕耘出的強國之路。
家鄉的逝去與新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駐足於十載光陰裡的神州大地之上,君可見“嫦娥”上九天攬月,“祝融”探火星未知“海斗一號”下五洋捉鱉,“北斗”指天﹔君可見文化如窖藏老酒,被光陰層層堆疊,然后醇香。正是華夏兒女以踏破難山之勢不斷向前邁進,才有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是千萬個家鄉融匯在一起,才有了文化根脈不斷的家國,才有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
眼前的種種景象告訴我,故鄉變了,變得和從前不一樣了,但唯一不變的是人們臉上幸福的樣子。曾經的小村庄,如今再也不見荒蕪的寸土,滿眼都是綠水青山,驀然回首,耳邊呢喃的是變化的風,眼前奔騰的是發展的河。
是的,每一個家鄉的煥然一新,都是時代發展的一小片掠影。千千萬萬個變化中的家鄉構成了如今速度中透著溫度、物質發展之余不忘精神傳承的國家。這離不開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離不開地方因地制宜的規劃,離不開每一個人民身體力行的建設,離不開歷久彌新的中國精神的傳承。
此時,我靜靜地坐在窗前,看著眼前的高樓矗立、車水馬龍。一切文化的終極基准,人間是非最后的恆定,還要看山河大地,而新時代新變化的真實步履正發展在這山重水復,莽莽蒼蒼的大地上,燈火繁花的大地上,正所謂“日月其邁,時盛歲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