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來論

人民來論:北斗服務加速融入千行百業

趙靜
2023年08月31日17:05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一輛汽車如果以100千米的時速行進,1毫秒時間內,已向前移動近3厘米,這也意味著,自動駕駛車輛的響應速度要達到微、納秒級。北斗目前已經可以實現厘米級定位、納秒級授時,能夠滿足自動駕駛時空位置的控制需求﹔浙江舟山沈家門漁港,在楊岳靖的漁船駕駛艙內,應用了內置北斗的天通船載衛星電話、船載衛星寬帶通信設備等裝置一應俱全,“出海的漁船不僅能夠精准報位,信號丟失或者發生險情時還會發送報警信息,在海上還能收聽天氣預報和預警通知。”……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在道路營運車輛、船舶、通用航空器等方面累計推廣應用北斗終端超過810萬台/套﹔農業領域累計推廣應用北斗終端近160萬台/套﹔電力行業完成20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基准站的建設部署﹔2022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2.64億部中,2.6億部支持北斗功能,佔比98.5%﹔華為日前發布的最新款智能手機,首發支持雙向北斗衛星消息,也是全球首款支持雙向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2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突破5000億元。北斗應用全面賦能各行各業,也日益產生顯著效益。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迄今為止,建設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服務性能要求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1994年,北斗一號系統建設啟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2020年6月23日,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次月31日,中國向世界鄭重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開通。中國由此成為世界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今年5月17日,北斗系統第56顆導航衛星——北斗三號工程首顆備份衛星成功發射,系統服務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北斗系統已服務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在民航、海事、搜救等領域積極履行國際義務,成為向全世界貢獻的重大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以實效和實力印証了“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這一北斗建設發展的初心。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北斗一號衛星總指揮李祖洪曾說:“北斗的研制,是中國人自己干出來的。‘巨人’對我們技術封鎖,不讓我們站在肩膀上。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成為巨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說:“我們再也不能對進口產品存在依賴性了。星載原子鐘必須下決心自己搞,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做出自己的品牌。”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北斗是黨和國家調動千軍萬馬干出來的,是工程全線幾十萬人團結一心拼出來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堅定支持共同托舉起來的。”破解星載原子鐘、星間鏈路、北斗國產芯片等等“不可能”,經歷160余項核心關鍵技術和世界級難題的攻克、500余種器部件國產化研制的突破,“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獨立自主建設、開放兼容服務,中國的北斗凝結了一代代北斗人接續拼搏的心血,刷新了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速度”,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本色。

超3000億次。這是截至2023年1月,北斗衛星在地圖導航的日定位量,也是北斗系統民用推廣的又一個裡程碑。今天,北斗系統已廣泛應用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各行業領域,並且不斷拓展服務場景、深化服務內容,助力各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時空基石。中國的北斗是一流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隨著“朋友圈”不斷擴大,中國的北斗定將成為一支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重要力量。

(責編:趙靜、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