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形成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法治合力
為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監督、支持和協同作用,強化林草領域執法司法銜接,最高檢、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日前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林草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的意見》,推動形成依法懲治違法行為、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法治合力,提升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森林草原是陸域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在生態本底脆弱的情況下,中國持續造林增綠,在廣袤大地上書寫了世界矚目的綠色答卷。數據顯示,新時代十年來,全國森林覆蓋率由21.63%提高到24.02%,森林面積增至2.31億公頃,草地面積達2.65億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0.32%。全國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多年保持“雙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連續多年實現“雙縮減”。中國成為近些年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本世紀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約1/4來自中國。
但也要看到,我國自然生態本底依舊脆弱,保護和發展林草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事關美麗中國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建設,仍需常抓不懈、久久為功,不斷筑牢執法司法屏障,用最嚴格制度和最嚴密法治保護和發展林草資源。
林草部門作為行政執法機關,負責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保護修復,以及各類自然保護地、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管理。檢察機關作為司法機關,通過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加大對林草工作的支持力度,對林草領域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法律監督。從職能劃分的角度上看,林草行政執法是第一位的,承擔的責任是主體責任﹔而檢察公益訴訟是督促之訴,重在觀察、職在督促。
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執法和司法機關既需“守土有責”,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不斷提升自身執法和司法能力水平﹔也需要“守望相助”,通過深化執法司法協作,強化執法司法銜接,形成執法與司法協同聯動“1+1>2”的治理效果。與此同時,還要秉持“不越位,不缺位”的工作導向,要立足憲法法律賦權,恪守職能邊界,既不干預行政執法部門正常的行政執法活動,又支持林草執法監管,共同維護林草領域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在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履職過程中,要堅持“訴前實現保護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狀態”的監督理念,充分發揮訴前磋商、檢察建議等程序優勢,督促相關部門各盡其責,協同推進林草資源保護治理。對生態功能無法修復或者短期內難以修復的情形,可通過異地修復、認購碳匯、勞務代償等形式修復。
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豐富的林草資源是國家富足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護航綠樹常青、綠草豐茂,需要不斷注入法治之力、筑牢法治之基,在完善林草法規體系的同時,持續加強林草行政執法司法體系建設,不斷健全林草行政執法司法跨區域聯動、跨部門聯合、行刑銜接等機制,不斷筑牢執法司法屏障,凝集保護發展林草資源法治合力,助力答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綠色答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