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來論

人民來論:科技練兵淬礪制勝之劍

魏昶昊
2023年08月08日10:24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科技練兵是科學技術與軍事訓練相結合的產物,是我軍順應歷史潮流、把握時代大勢作出的科學抉擇。全軍官兵要“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大力推進戰訓耦合,大力推進體系練兵,大力推進科技練兵”。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軍官兵堅持在真打實備中回答“勝戰之問”“價值之問”“本領拷問”,緊緊扭住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糾治和平積弊,推進科技練兵,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以科技練兵強戰斗力,科技練兵在廣度、深度、力度上實現了巨大提升。

殷憂以啟聖,居安當思危。從血與火的革命戰爭年代一路走來,我軍敢打必勝、以弱勝強,戰必勝、攻必克,鍛造成世所公認的精兵勁旅。但也要清醒看到,當前,戰爭形態不斷向信息化深度演進、向智能化快速發展,高新科技的加持與運用已成為決定軍事斗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武欲勝其敵,必先練其兵。勝利的桂冠,總是青睞與時俱進、真打實備的威武之師﹔勝戰的光榮,隻會垂青錨定強敵、訓練有素的虎賁之旅。當代戰爭,誰擁有並能熟練運用先進武器裝備,誰就贏得了制勝先機。可以說,沒有科技頭腦、不重視科技運用,就會陷入落后挨打的被動局面。科技因素不僅改變和重塑著戰爭博弈的制勝機理、制勝要素,也從根本上變革著軍事訓練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要強化科技練兵,增強官兵科技素養,加強新裝備新力量新領域訓練,發展先進訓練手段和方法,大幅提高訓練科技含量。”軍事訓練是未來戰爭的預演。隨著信息化戰爭加速演變,科技在戰斗力建設中的作用愈加凸顯。要打贏未來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戰爭,必須使軍事訓練適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新質作戰力量的需要,不斷把科技練兵引向深入,加快科技力向戰斗力轉化,也惟有如此才能牢牢掌握打贏未來戰爭的主動權。

強軍征程上,我們必須始終緊盯世界軍事變革趨勢,堅持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一切工作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堅持作戰需求牽引,深刻研析新的戰爭制勝機理,有效應對戰爭變化、尋求克敵制勝對策。始終緊盯強敵對手練,瞄准未來戰場學,增強官兵科技素養,熟練駕馭新裝備、提高新技能、探索新戰法,增強科技認知力、創新力、運用力,打通科技成果向戰斗力轉化的“最后一公裡”。持續提高科技練兵水平,有效發揮科技對訓練的賦能作用,不斷加強模擬化、網絡化、對抗性手段建設,向“科技+”“網絡+”要訓練效益,充分釋放網絡化、模擬化、智能化訓練效能,全面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真正把部隊的科技優勢轉化為能力優勢、作戰優勢。

進入新時代,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要著眼軍隊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新特點,把握信息化戰爭、智能化戰爭演變新趨勢,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隻爭朝夕的勁頭大力推進科技練兵,淬礪制勝之劍,錘煉打贏本領,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