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研學游”倒賣免費入校名額或涉嫌違法

7月24日,北京大學發布《校友預約入校違規情況通報》。通報中稱,7月21日,一支名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課”的校外研學團隊,由部分校友通過預約同行人員的方式,拆分預約139名學員入校,每人收費10800元,合計收費約150萬元。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這已是北大第二次通報違規預約入校行為。7月7日,北京大學保衛部曾發布通報稱,7月5日,發現一支名為“狼爸部落”的校外研學團隊,通過聯系校內人員、借用賬號在樹洞平台發布預約求助信息等方式拆分預約,由多名校內師生預約入校。
進入暑期,各類研學游再次升溫。有數據顯示,7月份“研學”旅游搜索熱度上漲203%。在各類研學游產品中,打著北大、清華幌子的產品總是格外暢銷,更有甚者,在網絡平台公開售賣北大清華的入校名額,價格最高炒至千元,而且煞有介事地注明:“確保百分百能進,可以簽進校協議,提供發票,1100元/學生。”
從7月初開始,北大清華對提前預約的游客開放參觀。但兩所高校均在通知中明確表示,校園參觀不收取任何費用,提醒游客拒絕以任何名義提供參觀服務的有償預約行為。盡管如此,仍有人內外勾結、上下其手,肆意倒賣北大清華的入校名額。由此,不僅令北大清華很憤怒,同時也令不少游客“很受傷”——最近一段時間,多地游客投訴北京研學游存在欺詐現象,“說好的第一站要去清華、北大,結果一個都沒去,隻在學校門口轉悠了一會兒。”
黃牛賺錢,大學躺槍,北大清華的憤怒可想而知,參與其中的校友被母校“拉黑”,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實際上,對於倒賣入校名額的“內鬼”來說,被母校“拉黑”只是第一步——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倒賣入校名額涉嫌變相倒賣入場券、憑証,有可能會遭受行政處罰。如果性質嚴重,甚至涉嫌非法經營罪。
北大連續通報違規預約入校行為,既是對不良校友發出的警告,同時也是對各地游客做出的提醒:那些動輒要價成千上萬的北大清華研學游,是否真的實至名歸?為了混進北大清華的校園,某些研學團調動各種私人關系,螞蟻搬家式地向校內輸送學員。雖然以研學游為名,但瞞天過海的過程中既沒有“研”,也沒有“學”,充其量不過是能滿足一下“到此一游”的片刻虛榮心。問題是,這筆錢花得值嗎?
頻頻“躺槍”之后,不勝其擾的北大已經明確向各類研學機構說“不”。當此之時,家長有必要慎重考慮一下,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假期研學計劃,而不是漫無目的地掏錢“打卡”“集郵”。對於監管部門來說,一個更加迫切的問題是,泥沙俱下的暑期研學游市場,確實應該好好管管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