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虛構的“山河大學”反映的問題真真切切
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個省份打造一所四省交界的綜合性大學——“山河大學”,面向“山河四省”招生……最近,有關“山河大學”的話題在網絡上持續發酵,並引發了教育部的關注和回應。7月6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回應“山河大學”話題時表示,教育部將不斷優化高等教育資源的布局結構,支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人口大省擴大高等教育資源規模。
“山河大學”源於網友的玩笑,是一個虛構的存在,但是其背后所反映的問題卻真真切切。
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山河四省”人口多、生源多,但“雙一流”等高校卻相對較少。考生數量和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上好大學難的現實越發凸顯。同時,高等教育大而不強,也帶來了對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支撐力量不足的問題。事實上,這一問題不僅僅存在於晉冀魯豫四省,在其他中西部省份同樣不同程度存在。隻不過,這一次,東中西部高等教育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以一種詼諧的方式出圈,引發更強烈的共鳴。
當然,這一問題也不是今天才受到關注。為了縮小東西部高等教育的差距,促進高等教育的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一直在行動。2004年,教育部決定與中西部無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自治區、兵團)共建一所地方高校。2011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啟動。就在今年6月,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會暨教育強國戰略咨詢會在蘭州召開,會上發布了全面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蘭州倡議”。
高等教育資源區域分配不均,受經濟社會發展制約和歷史因素影響,也與教育投入、師資隊伍、辦學條件等因素有關。改變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東部密集、中西部稀疏的格局,不斷優化高等教育資源的布局結構,在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大背景下,顯得更加緊迫。
對於高等教育發展來說,做強中西部高等教育,優化高等教育區域布局,是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戰略重點,是構建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高等教育形態的要求。對於廣大考生來說,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規模,是更好滿足其獲得更多優質高等教育入學機會,推進教育公平的要求。對於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來說,建設更多優質高校,不斷提高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更好為地區經濟、文化、教育、人才振興提供全面支撐。
實現這些目標,關鍵在投入。既包括資金的投入,也包括政策的引領作用。比如,如何補齊中西部高校資金保障不足的發展短板,就要求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機制,一方面要求中央層面繼續加大對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建立相應的考核指標,以保障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撥款。政策方面,則要為中西部高等教育提供持續性、針對性的政策供給,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政策體系。就高校人才流失問題而言,一方面要求加快優秀人才的引育並舉,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另一方面也要從制度層面規范人才無序流動,避免中西部高校持續失血。
假如,集中資源建立一所“山河大學”,就能徹底改變晉冀魯豫四省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嗎?顯然沒有這麼簡單。囿於歷史和現實等多重因素,中西部高校要與東部地區高校一爭高下,並非易事。堅持特色化、多元化發展的思路,從同質競爭轉向錯位、差異化發展,才是可行的方向。
因此,中西部地區在優化高校辦學格局的過程中,要引導高校依據自身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找到自身在區域高等教育系統中最合適的“生態位”。通過增強高校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與協調性,依托地方具有特色的產業結構、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特色發展,在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中實現高水平發展。
顯然,推動山河四省誕生更多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高校,形成群峰聳立的局面,遠勝過一所綜合性的“山河大學”,而這也才能真正滿足區域老百姓上好大學的期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