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1516年出版的莫爾的《烏托邦》一書靜靜躺在展櫃裡。同時留在這座博物館圖書閱覽室地板上的,是一位偉人厚重的足印。正是這位為人類解放事業奮斗終身的馬克思,將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從而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世界,也廣泛而深刻地改變了中國。
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向世界宣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數百年奔流激蕩。曾經苦難深重,如今意氣昂揚。在科學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國大地發生歷史巨變,我們無比堅定,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的頑強奮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閃爍,偉大的事業青春盎然,我們無比自豪,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
(一)
走進江蘇常州的瞿秋白紀念館,“我總想為大家辟一條光明的路”的誓言格外醒目。
中國共產黨這個百折不回的尋路者、大勇無畏的開路人,面對種種考驗、重重難關,以愚公移山的堅定、精衛填海的奉獻,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險峻而壯麗、艱辛而寬廣的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100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的康庄大道。
這是一條在歷史洪流中扭轉民族命運、書寫人間奇跡的奮斗之路。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彷徨困頓中,馬克思主義給中國帶來“柳暗花明”。從此,中國共產黨開展了以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之“的”的偉大實踐。為了推翻“三座大山”,黨領導人民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國。為了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我們建立起全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並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航程,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面對民族復興和世界變局的交織激蕩,我們堅定理想信念、保持戰略定力,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善總體布局、確立戰略布局,引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這是一條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得民心、順民意、惠民利的初心之路。“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一代代共產黨人為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把青春和生命、鮮血和汗水,傾注在這片可愛的土地。“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為了讓幸福的陽光洒遍神州每一個角落,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國打響脫貧攻堅戰,25.5萬個駐村工作隊挺進一線,近200萬名鄉鎮干部、數百萬村干部傾力奮戰,八年時間實現了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這是黨、人民、民族的偉大光榮,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體現,標志著中華民族向著共同富裕邁出了一大步。
這是一條在經濟文化落后國家探索建設現代化的創造之路。現代化是世界近代以來的歷史潮流,也寄托著馬克思主義先驅對理想社會的期許。錯失了工業革命機遇的中國,從所謂“天朝上國”跌落成任人宰割的“魚肉”。嚴復著《原強》《辟韓》,郭嵩燾著《使西紀程》,孫中山著《建國方略》,都見証著對現代化的希望和失望。隻有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台,根除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禍根,實現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徹底改造,才為中國現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從“四個現代化”目標到“三步走”戰略,從建設小康社會到建設現代化強國……黨領導人民不但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而且探索開辟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了現代化的全新選擇。
這是一條始終保持革命精神、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鍛造之路。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在爭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沒有別的武器。”把曾經“一盤散沙”的中國凝聚起來,不能不依靠有理想、有紀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為宏偉的目標、艱巨的任務而奮斗,不能不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創造力和戰斗力。古田會議、遵義會議、延安整風、“兩個務必”、偉大工程和新的偉大工程……每到重大關頭,黨都指引著前進的方向、擔當起歷史的責任,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帶領人民翻過一座又一座山,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革命性鍛造引領新的偉大斗爭。“打鐵必須自身硬。”新時代共產黨人用決心和勇氣夯實了事業常青之基,用行動回答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世紀之問!
2021年3月,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根納季·久加諾夫在《真理報》撰文指出:“中國共產黨的經驗証明,20世紀末社會主義的失利,並不是各種反共產主義者喜歡說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計劃的失敗’……在中共領導下,中國人民有能力應對時代的一切挑戰,沿著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前進”。
中國用鐵一般的事實宣告:歷史沒有終結也不會終結,社會主義生機蓬勃、前途無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但走得對、走得通,而且必將通往更加光明的未來!
(二)
馬克思主義為人間帶回真理的火種,但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啟了真理之書的扉頁。中國,以鮮活厚重的理論創新、思想創造,在科學社會主義這部巨著裡寫下了屬於自己的不朽篇章。
——堅守:中國從未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曾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發展方向、一般特征作過科學預測和設想。比如,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組織生產,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對社會生產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和調節,實行等量勞動領取等量產品的按勞分配原則﹔合乎自然規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這些構成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
百年崢嶸歲月,無論弱小還是強大,無論處於高潮還是遭遇挫折,中國共產黨從未動搖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堅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堅持勞動光榮、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堅持把人的價值放在第一位,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這些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賡續了社會主義的基因血脈。
——發展:中國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隻有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這就是歷史的辯証法。
百年風雨兼程,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真理的旗幟、進行理論的創造,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理論創新成果,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用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回答了“中國向何處去、社會主義向何處去”的歷史課題、時代之問。這些深深扎根於中國大地的思想成果,深刻影響著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極大改變著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社會主義參天大樹在世界東方根深葉茂。
——領航: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哲學把無產階級作為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作為自己的精神武器。”從現實的此岸通向夢想的彼岸,從必然王國通向自由王國,必定依靠揭示客觀規律、洞察歷史大勢、回應時代呼聲的科學理論。
百年大江奔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當今世界動蕩變革的歷史變局之中,中國共產黨人憑著歷史的積澱、理想的堅守、開拓的勇毅,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實踐的新革命、思想的新長征,結出了飽含中國精神、時代精華的碩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富有創見的思想、觀點和論斷,對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時代性貢獻,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賦予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使人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使科學社會主義釋放出具有強大說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
(三)
從莫爾筆下的“烏托邦”,到康帕內拉書中的“太陽城”,從摩萊裡苦心寫就的《自然法典》,到歐文身體力行的“新和諧公社”,從隻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到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人類對社會主義社會和制度形態的探索從未停止。中國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制度探索和實踐,成就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建立體現社會主義原則的制度作為追求。無論是互助合作運動還是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無論是“三三制”還是“豆選法”,這些在革命根據地的早期實踐,都蘊含著社會主義的制度因素和價值理念,為建立新型國家制度積累了寶貴經驗。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使我國國家制度既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符合中國的特殊國情。社會主義公有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隻有扎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進入新時代,我們聚焦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安排,黨和國家制度建設“施工圖”恢弘展開。從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等根本制度,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再到不同領域具有創新性、支撐性的重要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層次分明、系統完備,各項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國家治理中日益顯現出巨大的制度效能。
危機是制度的試金石。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黨領導人民不惜一切代價阻斷疫情傳播鏈條,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以最快速度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在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確保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並為世界各國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國速度、中國奇跡的背后,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社會主義價值理念,是同舟共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是心系世界人民安危福祉的國際主義精神!
德國政治家埃貢·克倫茨這樣評價:中國應對這場全球性危機的方式方法,展示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資本主義世界的舊藥方已經不受歡迎,重心正在發生偏移。阿根廷學者馬塞洛·羅德裡格斯這樣寫道:這場危機再次凸顯了兩種理念之爭,一種是資本主義,將所有社會關系都商品化,倡導消費主義、個人主義、剝削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另一種是社會主義,倡導健康、教育、文化等不是市場上可交易的商品,而是人民的權利。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國人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和人權,感受著前所未有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制度和治理體系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偉大成就,矗立起人類制度文明和政治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四)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源自於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歷經百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已經融入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血脈,時刻形塑著億萬中國人的精神氣質。
悠遠的文明傳承是她的基因。今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朱熹園,語重心長地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賦予了我們黨百折不撓的頑強與堅韌﹔中華文化特有的氣質和稟賦,賦予了我們黨質朴剛健、艱苦奮斗的寶貴品格﹔華夏先人對天下大同的追求向往,賦予了我們黨心系蒼生、天下為公的博大胸襟。凝結著人類思想精華的馬克思主義,激活了古老的華夏文明﹔歷史上唯一一個從未中斷的偉大文明,又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注入豐富的養分和深厚的動力。
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是她的本色。在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的進程中,不但書寫了足以彪炳史冊的偉大功績,而且鑄就了可歌可泣、光照千秋的偉大精神。上海興業路的石庫門,嘉興南湖的紅船,井岡山麓的八角樓,長征路上的大渡橋,大慶油田第一口油井,戈壁深處的“兩彈一星”科研基地,深圳的蓮花山,荊江大堤的抗洪紀念碑,汶川地震后建成的新城,舊貌換新顏的湘西十八洞村……這些早已不只是聞名中外的地理標識,更已成為中華民族不甘落后、拼搏奮斗的精神圖騰。每當風雨來襲,每當挑戰來臨,中國人民都在精神之旅中堅定信心、鼓足勇氣,凝聚起眾志成城、一往無前的磅礡偉力。
社會主義不但要提高物質生產力、也要提高精神生產力,實現現代化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新時代的中國,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為弘揚,文化體制改革扎實推進,文化事業、產業蓬勃發展,文明之花處處綻放。《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等電影訴說著家國的情懷,《覺醒年代》《跨過鴨綠江》《山海情》等電視劇撥動著人民的心弦,《不忘初心》《天耀中華》《沂蒙山》《大地頌歌》等主題作品傳揚著時代的旋律,更有那一支支烏蘭牧騎活躍在邊疆草原,一支支文藝志願小分隊扎根在工廠田間,一部部作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這一切,構成了激蕩人心的時代協奏、感動世界的中國交響。
這是人民蓬勃向上的中國,這是文化繁盛絢麗的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成為新時代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成為中華民族為人類貢獻的文明瑰寶!
五百年來,人類追求社會主義的路途上,有鮮花芬芳,也有荊棘密布。一百年來,中國人追求社會主義的歷程中,閃耀著光榮和夢想,也充滿著奮斗和犧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英雄的中國人民從未退卻、從未動搖。歷史雄辯地証明: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
面向未來,中國必將為人類文明進步、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讓這個正義而充滿前途的事業迸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