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內在邏輯現實依據與發展方略

劉少波

2017年11月20日08:14  來源:南方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九大對我國主要矛盾的判斷作出了重大調整,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創新。它對謀劃今后數十年的發展方略,更好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內在邏輯和現實依據

社會主要矛盾是在社會諸多矛盾中處於支配地位並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能否正確認識和准確判斷某個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對於確定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解決所處歷史階段的社會主要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執政幾十年來我們黨對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判斷是非常慎重的,其根本著眼點是廣大人民的利益及其實現程度和實現路徑﹔其表達形式從經濟學角度講就是供給和需求的匹配狀況。十九大對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判斷,具有深刻的內在邏輯和現實依據。具體而言,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使人民的需求和滿足人民需求的能力及條件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由此必然會引致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一方面,人民的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需求能力(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顯著提升。數據顯示,我國人均GDP1978年隻有220多美元,2016年達到8020多美元﹔1978年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分別隻有343元和133元,2016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3616元和12363元﹔1978年人均儲蓄存款隻有22元,2016年達4.4萬元。其次,需求結構不斷升級,這是需求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資料表明,1978年我國城鎮和農村恩格爾系數分別高達57.5%和67.7%,2016年二者分別降至29.3%和32.2%。與此同時服務消費快速增長。再次,需求層次日趨高端化,除要求物質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外,人們希望有更多的尊嚴和幸福感,向往社會更加公平、自由和正義,希望有條件以前所未有的從容和淡定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並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所有這些,引致人民對更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供求關系中的需求側發生了深刻變化。

另一方面,滿足人民需求的能力顯著增強。30多年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國家積累了能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體系和構建了使這種能力得以有效發揮的制度體系。在能力體系方面,一是具有較強大的財力和物力,有條件去解決人民需求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如建立更完善更高質量的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等﹔二是國際競爭力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數據顯示,目前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量居全球第一﹔據德勤公司和美國競爭力委員會對全球競爭力指數的研究結果,2016年位居世界制造業最具競爭力前三位的分別是中國、美國和德國。三是科技創新態勢全面展開,為可持續滿足人民需求的能力不斷注入新動能。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創新指數比2005年翻了近三番﹔中國在許多新興制造業方面的創新已開始引領全球。在制度保障體系方面,我們不僅形成了完善的扶貧制度,也在滿足人民更高更廣需求如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基本建立起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相關投入大幅增加。所有這些為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准備了良好的基礎並創造了進一步提升這種能力的條件。

當然,與人民實現小康生活后不斷產生的更廣泛更豐富、更高層次以及更高標准的訴求相比,我國當前及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都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發展不平衡方面,城鄉、區域、貧富之間差距依然明顯,不同區域、階層和城鄉之間享有的教育、醫療、文化以及其他公共產品也很不平衡。在發展不充分方面,總體而言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中國制造的中高端物質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因而導致大量的境外購物潮﹔同時,優質教育、醫療、養老、就業機會、優良生態環境等方面的供給依然稀缺﹔此外,人們在精神層面的訴求如自由、安全、尊嚴、公平、正義等的滿足程度仍有待提升。

基於社會主要矛盾的發展方略

對主要矛盾的判斷解決的是決定事物發展方向的根本性問題,而如何有效去解決矛盾則取決於對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判斷和把握。對於一個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的政黨來說,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所有訴求都是無可厚非的,因此,在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就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是解決主要矛盾的鑰匙。

首先,在發展思想和理念上,必須明確發展的終極目的就是益民惠民富民,因此發展的所有方面所有過程所有舉措都必須以實現人民的利益為中心,同時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其次,在發展廣度上,一要努力推進“全部人的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二要加快推進“全部地區的發展”和“各地區的全面發展”,三要大力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發展的全面性”,通過廣泛發展和發展的廣泛性,逐步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

再次,在發展深度上,一要以人們不斷提升的各種新的需求為供給發展導向,隻有能充分滿足這種需要的發展才是真正有效的發展﹔二要以提高整個供給體系的質量為核心,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際上就是對高質量的物質產品、服務產品、精神產品以及各種公共產品的需要﹔三要以大力補短板為抓手,人們許多深層次的需要往往就是供給方面的短板。通過深度發展,逐步解決發展不充分問題。要推進深度發展,關鍵在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此外,在發展機制上,要構建和進一步強化兩大機制,一是創新驅動機制,二是市場機制。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創新驅動機制和市場機制都是長效機制。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