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是指不滿足單一職業、擁有多重身份的年輕人,他們通常會用“/”來介紹自己的身份。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杠青年”,56.7%的受訪青年認為“斜杠青年”可以高效利用時間,充實生活。此外,受訪青年認為“斜杠青年”也存在著缺乏突出技能(45.5%)和增加職業規劃迷茫感(40.1%)等問題。(10月31日中國青年報)
作家/插畫師/攝影師、攝影師/自由撰稿人/廣告設計者……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不少年輕人選擇多重職業。斜杠后面連接的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多重身份,也凸顯時代的寬容與進步。
隨著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當今社會呈現出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的重大特征,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一部分充滿活力朝氣,敢於挑戰的青年主動淬煉自己,掌握多項技能,在很多領域大顯身手。而現代人的就業觀、擇業觀已經和之前大不相同,社會對於這種多元職業選擇秉持一種開放、認可的態度,使得“斜杠青年”層出不窮。由此可見,“斜杠青年”背后是科技進步、思想開放的強大背景。
“斜杠青年”對於個人和社會均大有裨益。對於年輕人來說, 興趣廣泛,技能全面,不僅能獲取多類報酬,多方位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還能從中獲得一些認同感和歸屬感,達到豐富業余生活、提升自己的目標。對於社會而言,在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時代,社會越來越需要既具有專業知識,又適應社會多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優秀的 “斜杠青年”越多,我們的社會就越具有活力和創造力,就能書寫更多更好的中國奇跡。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成為真正的“斜杠青年”。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成為擁有完整知識結構、具備解決大量實際問題獨當一面的綜合型人才當然是最優選擇,但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將一個做得好的領域作為主業,同時兼顧其他,主次分明,合理調配,也是不錯的方案。我們要防止一些年輕人沉醉於“斜杠”下面的一連串虛名光環,不知不覺地成為缺少過硬的職業技能卻又好高騖遠,缺乏系統的職業規劃卻又左搖右晃的“半吊子”,不但耗費寶貴的青春時光,也為自己的人生未來埋下隱患。
掃描“斜杠青年”的長短利弊,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長、現狀、理想等多項評價作出准確的角色定位,同時全社會為“斜杠青年”提供更廣泛的舞台,更全面的保障,揚長避短,方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