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海戰博物館”提供了一個優秀范例

潮 白

2017年07月18日07:58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海戰博物館”提供了一個優秀范例

  周日在東莞參觀了位於威遠炮台舊址附近的“海戰博物館”,眼界大開。在我的有限視野中,這可能是國內最好的博物館之一。威遠炮台與鎮遠、靖遠等炮台一道,構成鴉片戰爭時期虎門海防的第二重門戶,“海戰博物館”坐落於此,顯見其與鴉片戰爭的關系。事實上正是如此。此中的“海戰”,是圍繞鴉片戰爭的海戰。這個博物館“好”在哪裡呢?好在布局構思之新、文物收集之細、編排展示之精,做到了化“雅”為“俗”,曉暢易懂。

  “海戰博物館”通過對比的方式,對鴉片戰爭進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在戰爭之前主要是中西對比,也就是展覽的第一部分“鴉片戰爭前的中西方世界”,屬於“形而上”的范疇,如何對比呢?“民主科學與專制愚昧”“工業革命與小農經濟”“海洋爭霸與禁海閉守”,從這些細分出來的專題題目,便一目了然。以英國工業革命而言,他們的機器大生產已經代替了手工作坊,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我們則還停留在男耕女織,生產的目的僅用來滿足普通民眾基本生活需求和達官貴人歡愉玩賞。戰爭開始后,則主要是中英雙方的對比,比對雙方戰艦、火炮、槍械、炮彈制造原理、工藝技術、實戰性能,乃至部隊操練方式,研究之細令人嘖嘖稱奇。以火炮差異而言,具體到材質差異、鑄造差異、火藥差異、炮彈差異、射程差異、射速差異、射擊精度差異、機動性差異究竟在哪裡。這樣一來,他們“船堅炮利”的那個“炮利”,就非常具體形象。當然,“虎門之戰”的雙方兵力與傷亡對比,以及展覽末尾的“中英雙方兵力”“中英雙方戰爭經費”“中英雙方陣亡人數”對比,呈現出慘不忍睹的一面,那些過於懸殊的冰冷數字不可能不震撼到稍有思考能力的參觀者。

  “海戰博物館”的出發點,與22年前茅海建先生那部振聾發聵的著作《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可謂異曲同工。后者提出的一個深刻命題是,我們在鴉片戰爭中究竟犯了哪些錯誤,“盡管歷史已經明白無誤地說明,我們犯過錯誤”,也就是“我們錯在哪裡”。前者印証的一個深刻命題是,西方列強為近代中國帶來的恥辱,使我們悟出了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那麼,我們究竟在哪些方面落后了?落后的程度又是如何?需要弄個明白,也就是“我們怎樣落后”。茅先生說:“一個民族對自己歷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的堅實保証。”同樣地,隻有在落后的根源上、具體環節上找到差距,我們才能知恥而后勇,才能發力去迎頭趕上。

  “海戰博物館”內可用人頭攢動來形容,足見它對公眾的吸引力。由此想到博物館發揮功能的問題。到博物館去看什麼,顯然取決於博物館能提供什麼、怎樣提供。因此,博物館要為大眾喜聞樂見,在展示手法上怎樣創新,值得認真思考。“海戰博物館”的七個組成部分,瀏覽下來就是一部完整的鴉片戰爭史,但它沒有滿足於單純的陳列。琳琅滿目的關聯雙方海軍、海防、海戰等相關裝備、軍事器材的1840件文物,也都比較尋常,但他們採用“信息組團”的陳列手法,將同一類的多件文物組合展示,從而讓平凡普通的文物有機組合起來,使展示更有規模感、更具震撼力。比如單門火炮沒有什麼,司空見慣,但是12門清軍火炮與12門英軍火炮組成的火炮方陣呢?並且,與諸多博物館大異其趣的是,這裡還將清軍、英軍所用的鐵炮、炮彈等進行裸露展示,聲明“請觸摸,感受它的溫度與質感”,勢必帶給觀眾更直觀的心理感受。

  博物館功用的發揮在於特色,在於內涵,在於對“常識”的普及程度、認識程度。“海戰博物館”無疑提供了一個優秀范例。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