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動動腦子,且長長記性

潮 白

2017年07月12日08:01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動動腦子,且長長記性

  出自“延安市南城區改造指揮部宣”的宣傳標語鬧了笑話,出發點是宣傳本地清涼山,但是,紙板上的內容卻是關於南京清涼山公園的簡介:清涼山,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門內,是南京城西的丘陵山崗。延安的清涼山被稱為“新聞山”,曾是解放日報社、新華通訊社、延安新華廣播電台、新華書店等眾多新聞機構的所在地,是新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發祥地,按道理,與南京那個根本不可能弄混。可惜,不可能的事情硬是成了可能。

  “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這種尷尬狀況的出現,首先自然是相關人等根本沒有腦子,饒是同名,貨要對板呀!如果抄襲也分級的話,最低級的該是把人家的東西原封不動地拿來,換上自己的名字。唐朝有個進士曾經這樣撞到槍口上。《唐語林》載,盧鈞守衢州,進士帶了十幾篇文章來拜見他。盧鈞翻了一下,發現都是自己的東西,但沒有馬上拆穿他:“君何許得此文?”那進士大言不慚地回答:“某苦心夏課所為。”盧鈞這回不客氣了:“此文乃某所為,尚能自誦。”進士也說了實話:“某得此文,不知姓名,不悟員外撰述者。”當下的“直把延安作金陵”,已經簡單到無需“盧鈞”本人鑒定,連名字也不換一換,這樣的相關人等怎麼可能有腦子?

  稍高一級的抄襲該是改頭換面,前人也有先例。《朝野僉載》雲,唐朝冀州棗強尉張狗兒(大名懷慶)“愛偷人文章”,時人有“活剝張(一曰王)昌齡,生吞郭正一”之謂。他的手法是“才士制述,多翻用之”,就這麼搖身一變,別人的就成了自己的。《唐詩紀事》舉了個實例,李義府有詩曰“鏤月為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回雪影,好取洛川歸”,狗兒在每句前頭各添了兩個字:“生情鏤月為歌扇,出性裁雲作舞衣。照鑒自憐回雪影,來時好取洛川歸。”張(或王)昌齡、郭正一都是唐朝著名詩人,詩句為狗兒剽竊最多,才有那句俗語問世吧。這句俗語最后轉化成了今天我們熟知的成語:生吞活剝。這或是狗兒對社會的一大貢獻,雖然他自己做夢都沒有想到,而且這也根本不是他的初衷。

  所以尷尬的其次,是相關人等根本不長記性。這樣說,是因為類似的事情前些年已經上演過多次,最典型的就是“邯鄲學步青島”與“開封指導漯河”。稍有記憶的人都會記起,前面那則說的是河北邯鄲一個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發表的署名文章,與山東青島一個區的政府文件除了地區名和人名之外,幾乎“一字不差”﹔后面那則說的是河南開封某副市長的講話中,連“構建和諧平安漯河”的字樣也照搬不誤,漯河,是離開封不遠的河南的另一個地級市。前幾天,同樣發生在延安,富縣縣委書記發表於《延安日報》上的署名文章,盡管沒有“漯河”之類的硬傷,但大面積抄襲“新華時評”,還是被有心人一一比對了出來。當地與其忙著為書記擺脫干系,倒不如先反思一下自己長沒長記性。

  網絡時代,“搜索”的功能使寫作尤其是官樣文章的寫作在許多人眼裡變得非常簡單了,關鍵詞一輸入,相關的東西跳出來,然后剪切、復制,齊活。但也不要見到“清涼山”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弄來呀!說到文章,倘若可以這樣炮制出來的話,還有存在的價值嗎?前人跌倒了,后人不要覆轍重蹈,哀之還需鑒之,起碼要動動腦子,且長長記性,前人的跟頭才算沒有白摔。這會是我的一廂情願嗎?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