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薄霧輕遮不改青山巍峨

丁建庭

2017年06月28日08:04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薄霧輕遮不改青山巍峨

  “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習近平主席年初出席世界達沃斯論壇年會時提出了這一論題,並向世界貢獻了中國方案。在昨天開幕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方再次闡述了關於全球化以及包容性增長的認識和主張,充分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智慧和擔當。

  當今世界,正處於歷史的又一個十字路口:經濟復蘇乏力,“黑天鵝”頻飛,逆全球化抬頭,政治格局動蕩……在這種背景下,一些政治領導人和民眾對世界的發展充滿悲觀論調,或者怨天尤人,或者推卸責任,或者走回頭路。中國不僅沒有這樣做,相反還想方設法向國際社會傳遞信心、提供方案、指引未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建立新型國際關系、支持全球包容性增長等一系列中國理念和方案,之所以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正是因為這些理念和方案發揮了撥雲見日、安心定志的重要功效,為世界共同繁榮發展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薄霧輕遮不改青山巍峨。盡管世界的不確定性增加,但充其量只是一層薄霧,難以改變猶如青山一般的具有高度穩定性的世界。比如,近年來反經濟全球化思潮、貿易保護主義上升,但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大勢不可能逆轉,因為它根本上符合經濟規律,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必須承認,在經濟全球化面前,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適應問題。不過,這些問題的根源不在於經濟全球化本身,經濟全球化是給所有的人、所有國家提供機遇,但是如果准備不足,適應不夠,那麼就可能發生問題。恰如一句老話所說:“我們不能因為走路崴了腳,就怪地不平,不再往前走了。”越是遇到全球性問題和困難,越是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共克時艱。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在變化中用穩定性、用適應人類文明發展前景的創造性,來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風向標和火車頭,一舉一動備受矚目。當前,中國經濟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些經濟指標短期小幅波動,但是不是就能據此唱衰中國經濟?這種論調顯然不准確、太悲觀,因為中國經濟表面的薄霧遮不住穩中向好的大勢。這些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沒有採取“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也沒有沿襲過度依賴投資、消耗資源的傳統發展方式,而是通過改革創新、持續調整結構,使經濟增長從過去的過多依賴投資、出口拉動,轉向更多依靠消費拉動、服務業帶動和內需支撐,實現了經濟結構和品質的改變與提升,使經濟增長保持了更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同時,中國的發展帶給世界更多機遇,給全球經濟吃下一顆“定心丸”。近期,多家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上調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值,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斷積聚,經濟在平衡中穩步推進,這也反映出市場的預期。

  風物長宜放眼量。本次夏季達沃斯論壇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包容性增長”為主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縱觀世界歷史,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大躍升、人類文明大進步。這一輪工業革命,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孕育興起的,其速度、廣度、深度前所未有,也為各國經濟增長帶來了無限的機遇。處在一個困境和機遇同在的世界,各國切不能隻見薄霧不見青山,隻有撥開迷霧,共同推動世界包容性增長,才能抓住機遇,開啟全球經濟未來增長的新航程。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