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兒童節,告訴他童話都是騙人的

葉泉

2017年05月26日09:02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兒童節,告訴他童話都是騙人的

真正勇敢的人是在知道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熱愛生活的人。所以,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的是,公主夢不妨做,但是醒了就要面對不完美的人生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家長們又在為如何給自己的小公主、小王子們籌辦一個童話般的節日而大傷腦筋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家長都抱定了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我要傾盡所有給孩子最好的。可什麼才是最好的呢?是價格不斷攀升的禮物清單,還是不能輸給別人家孩子的暗中較量?如果是這樣,兒童節注定是一次“兒童劫”,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在虛偽的歡樂中經歷一次內心的劫難。

最近有一篇名為《幼兒園裡的歧視鏈與名利場》的網文在朋友圈裡流傳,一位媽媽因為不能給自己年僅4歲的兒子准備一次堪比他土豪同學的生日派對而內心崩潰。兒子同學的派對一個比一個“壕”,有的是馬術俱樂部的騎馬生日會,有的是兒童劇場包場演童話劇,還有的租五星級酒店的充氣城堡。更夸張的有,租帶草坪的別墅,請公關公司策劃派對,最后把孩子都嚇哭了。不斷拉高的生日派對標准,把家長們弄得一聽生日派對就緊張得不行,覺得不砸一筆巨款、弄出點花樣來,都對不起自己的孩子。

看到這樣的故事,我們該說什麼呢?說孩子的快樂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這種話對那些被各種攀比弄得神經兮兮的家長們而言,已經毫無意義。要給孩子最好的!不要孩子受委屈!在這近乎病態心理的趨使下,每個家長都像上滿了發條的瘋狂老鼠一樣,隻知道拼命往前沖,卻不知道究竟要沖到哪裡去。孩子的世界很簡單,成人的世界很復雜,孩子的一個心願、一串清淚,不知道會讓家長們做出怎樣出格的事情來。更重要的是這麼做的時候,家長們會油然而生出一種神聖感。可是這種為了孩子所做的努力,孩子們常常感受不到,倒是把家長自己感動得夠嗆。那這種攀比和努力到底是為了誰呀?

這兩天演員黃小蕾大鬧上海迪士尼的事炒得很熱。黃小蕾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玩迪士尼“七個小矮人”項目,不惜和工作人員大吵大鬧,把孩子嚇得大哭。相信黃小蕾在當時或者是事后都堅定地認為,我是在維護孩子的利益,我是為了孩子。可是對不起,孩子沒有感受到。對一個兩歲半的孩子來講,迪士尼的大多數項目都不適合,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決不是別人家孩子能享受的,我都要讓我的孩子享受。你認為最好的,並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給她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教育出一個三觀正確,人格不分裂的正常人,還是要下些功夫,需要家庭、學校、社會朝著同一個方向共同努力,一個地方出錯都可能造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人格出現問題。這或許是一些家長感到無所適從的原因——不是我們想攀比,而是社會就是這樣,我們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但是話又說回來,受委屈這種事情很可怕嗎?家長們總是想給孩子童話般的生活,讓他們沒有挫折,成為童話中的王子或公主。但這不過是美好的願望而已。我們知道生活的真相是怎樣的,我們希望能瞞住孩子,讓他們發現得越晚越好。可孩子在父母的全力呵護下,會真的以為生活的真相就是鮮花和寵溺,特別是一旦面對挫折時,他們會更容易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童話的世界中不出來。

前幾天一條新聞很熱,一位女大學生因為失戀而腳踢一個在餐廳玩耍的小女孩,結果與孩子的母親厮打。拋開其他的不說,這個女大學生就有點“公主病”,你失戀了,全世界都要為你而哭泣嗎?失戀固然是一次挫折,因為失戀踢小孩被打並成為新聞人物,何嘗不是挫折后的又一次更大的挫折。

其實,早點把孩子從童話世界中喚醒,讓他們正視生活的真相不是什麼壞事,真正勇敢的人是在知道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熱愛生活的人。所以,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的是,公主夢不妨做,但是醒了就要面對不完美的人生。正因為如此,在兒童節那天,對那些還沉浸在要為孩子創造童話世界的家長們而言,也許認認真真告訴孩子們一句“童話都是騙人的,前進的路上充滿了委屈和眼淚”,可能會對孩子更有益處。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