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台灣女作家之死,別讓語言暴力謀殺了勇氣

鄧琛

2017年05月12日08:02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台灣女作家之死,別讓語言暴力謀殺了勇氣

  近日,26歲的台灣女作家林奕含自殺,她的父母在面向社會的聲明中提到,八九年前發生的誘奸折磨了她的一生,這是導致她自殺的真正原因。5月10日凌晨,一位名為“阿廖沙”的女性在友人微博上表明自己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時,曾遭班主任的父親朱某強奸。

  林奕含、阿廖沙是千千萬萬個被性侵的女性中並不特殊的兩個,她們之所以能站出來,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在其他方面的成就給了她們說出口的勇氣——林奕含是台灣暢銷書作家,她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從出版到現在不到半年已經加印五次﹔阿廖沙也直言“距離畢業不到兩年,我掙到了全班第一個一百萬”。

  要知道,在大眾面前展露自己的傷疤太痛苦了,輿論謀殺了我們的勇氣,仿佛我們的痛苦也能就此被謀殺一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社會習慣以一種“苛求”的眼光去看待別人的痛苦:被性侵者被人指責:“大半夜在外面玩的女人活該被XX”,抑郁症患者被噴“矯情”,同性戀者是這個世界的“妖怪”……人對他人的痛苦是毫無想象力的,很多人對當事人的痛苦置若罔聞,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指責、去質疑、去消費。似乎隻有死,張國榮的死、喬任梁的死、林奕含的死,才會讓我們暫時忘卻指責,生出一絲對死者的憐憫。

  一個個熱點事件背后折射的是這個社會輿論的冷漠。弱勢群體,就是沒法發出自己的聲音的人,就是因為這些話沒有說出來,所以很多人以為他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網絡時代,我們用言語暴力謀殺了別人講述的勇氣,沉默的大多數裡有人裹著自己的痛苦唯唯諾諾,眼睜睜地看著下一個人中招,而那個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所幸,這個世界還有一群人,他們不做沉默的大多數,他們有最堅強的鎧甲和最柔軟的內心,他們抵抗外界質疑的能力越大,他們認為有必要說出來的責任越大。蔡康永說“我今天說出來是為了告訴那些不敢說的人,那些指責我們的人,我們不是妖怪”,阿廖沙說她不會深陷其中,現在能鼓勵后來人,她的目的已經達到……

  他們是真正的勇士,因為他們站在隊列的最前面接受質詢,並期待一己之力推動社會小小的前進。但社會語境不變,他們可能有一天會遍體鱗傷,變成烈士。所以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比起無意義的猜測、質疑、指責,制度的推進、教育的改革、進展的敦促才是更有意義更值得思考的事情吧。

  別高高在上,品頭論足不能彰顯你一絲一毫的優越,你不要一味地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責。別讓輿論謀殺了指控迫害的勇氣,也許明天謀殺的就是你的勇氣。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