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挂証亂象亟須人証合一

祿永峰

2017年01月16日08:52  來源:北京晨報
 
原標題:挂証亂象亟須人証合一

  要從源頭上杜絕職業資格証書“吃空餉”,就必須三管齊下,一要堵住“重証輕人”的監管漏洞,二要“重人輕証”,三要讓監管部門負有風險連帶責任。落實誰審批、誰監管、誰負責的連帶責任機制,方能對職業資格証書“挂靠”行為一查到底。

  “考個証就能掙錢,當初考的時候可沒想到。”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喬某大學時通過了注冊會計師考試,畢業后,並沒有從事財會相關工作的喬某一直將她的注會証“挂”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挂証費”甚至一度比本職工資都高。不過,她打算再試著考考別的“含金量高”的資格証書。“相比人家的建筑師証,我這個注會証現在太多了,已經不值錢了。”(1月15日《法制日報》)

  近年來,出租職業資格証書這一行業頑疾之所以愈演愈烈,問題核心在於監管方在實際資質考察中“重証輕人”,而背后,這種做法隱患多多,輕則自身資質大打折扣,重則人命關天,害人害己。

  現實中,出租挂証的害處誰都曉得,尤其行業監管部門,其自身在灰色利益鏈條上恐怕也難脫干系。要取得行業資質,企業、學校或者診所醫院就必須獲得行業資質認証,若資質証書不達標,他們不僅要付費尋找“挂靠”証書,而且請求行業監管部門通融支持,這其中,說簡單一點就是欺騙監管法規,說嚴重一點就是政企合謀欺騙消費者。

  按理說,任何行業為不誠信買單天經地義,但在實際資質運作和監管考察中,“人”“証”又往往跟責任擔當相分離。拿工程建設質量追究為例,即便存在嚴重安全質量問題,許多責任倒查還不是不了了之?正因為如此,職業資格証書“挂靠”背后存在的這條完整的利益鏈條,雖然是條行業潛規則,但又似乎無懈可擊。

  因此,要從源頭上杜絕職業資格証書“吃空餉”,就必須三管齊下,一要堵住“重証輕人”的監管漏洞,增加資質信息透明度,鼓勵行業和社會有獎監督舉報,加大弄虛作假的懲罰力度,一旦發現存在職業資格証書“挂靠”現象,取消其資質評審,移交擁有資質能力企業﹔二要“重人輕証”,對獲得資質認証的企業,監管部門要實行動態管理機制,不定時“對”証“對”人,要求“人”“証”相符﹔三要讓監管部門負有風險連帶責任,對玩忽職守、馬虎草率的監管部門和責任人,實行責任追究倒查機制,落實誰審批、誰監管、誰負責的連帶責任機制,方能對職業資格証書“挂靠”行為一查到底。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