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府發布了國內首個征求意見稿,對共享單車企業提出規范性要求,要求企業保証用戶人身和資金安全,並要求企業公開收費標准,不得低價傾銷。(據12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
目前各地城市都面臨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市民飽受困擾,共享單車的出現,彌補了“最后一公裡”出行方案,又是綠色環保、費用低廉的出行模式,符合時代潮流。
在這樣的情況下,共享單車異軍突起,在各大城市開花,競爭參與者增加,並成為創投的投資熱點,其發展速度、行業布局、競爭策略等,儼然在翻版網約車的軌跡。與網約車觸碰到傳統出租車利益,受到強大的阻力不同,共享單車對其他交通工具影響甚微,利益阻力很小,且市場蛋糕較小,容易發展起來。
從共享單車投放以來的發展情況看,確實給市民短途出行帶來便利,單車的使用頻率很高,費用也低廉,深受市民歡迎,可人為損毀、亂停放等問題嚴重,亦影響到共享單車的健康發展。目前,僅依靠用戶自覺性和共享單車平台規章約束,難以遏制問題,需要地方政府出台統一管理規定,制定行業游戲規則,規范平台和用戶行為,制定懲罰機制,防范惡性競爭、人為損毀、亂停放等行為傷害市場。
共享單車是一個新生事物,乃是互聯網與交通需求相結合的創新,但畢竟其發展時日尚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包括車型、盈利模式、運營管理、市場拓展等各方面,都在探索階段。
因此,各地在出台共享單車管理法規時,要以鼓勵支持、公平競爭、規范化為主,不要設置過高的進入門檻,行政限制也不要太多,以市場自由競爭為主導力量,從而在競爭中達到多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