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賣文救女”紛爭,不能光靠道德評判

魏英杰

2016年12月01日09:15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賣文救女”紛爭,不能光靠道德評判

  昨天許多人都被深圳作家羅爾“賣文救女”的事情刷屏了。一個原本感人至深的故事,隨著有人曝光此事背后存在營銷嫌疑,輿論突然反轉。不少人認定,羅爾是在騙取公眾的愛心。

  回顧這個事情的前前后后,做法確實有不少欠考慮之處。比如,未向社會公開自己的經濟狀況,也沒有細說他女兒的病情、治療方案以及預估治療費用,更沒能及時公開募捐進展。在募捐“爆棚”后,他也沒有迅速關閉捐款渠道,並公布對捐款的使用和處理辦法。特別是在自付部分不多的情況下就開展募捐活動,也極易引起人們反感。

  不過,對於一個缺乏募捐經驗的人,很難指望他能把所有細節都考慮清楚,也難以苛求他把每一步環節都做到無可指責。但這事情卻暴露了當下個人求助行為的道德與法律困境。從社會道德層面來講,目前的輿論質疑其實默認了一個前提,即當一個人向社會求助,必須是家境困難,還必須是一個道德完美、履歷清白的人。可既是一個窮人,又是一個“完人”,有幾人能做到?

  更重要的是,剛施行的《慈善法》並未覆蓋個人求助方面,這已經跟不上社會和時代的要求。如今,借助微博、微信以及各種網上捐贈平台進行個人求助,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然而,《慈善法》對基於慈善目的的個人公開募捐(幫助他人),對個人求助(個體自救)卻未進行規范。原因是,《慈善法》主要在於規范慈善組織的行為,而把個人求助納入社會自發的互幫互助的范疇。

  這樣一來,個人求助行為雖然獲得相對自由的空間,卻也因監管缺失而淪為混亂無序。借助道德倫理規范,固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個人求助行為,但對那些刻意騙捐、惡意炒作的人,卻是起不到多少約束作用的。因此,對於個人求助行為,顯然不能光用道德評判去解決問題,而還需要有制度規范,用規則來明確,當一個人想求助於社會時,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以及應該做什麼。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