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再回首“長征第一山”——雲石山

鄧江秀

2016年09月22日12:36  來源:中青在線
 
原標題:82年再回首“長征第一山”——雲石山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鄧江秀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會師80周年,也是長征出發82周年。時隔近一個世紀后,緬懷長征精神的一行中外青年學者,於9月21日上午,來到了當年紅軍出發時的“長征第一山”——雲石山。82年再回首,大家不僅看到了美麗的風光,更感受到了一種無可比擬的情懷。

雲石山位於江西瑞金市城西19公裡處,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所在地。1934年10月,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主力就從這裡邁開了二萬五千裡長征的第一步。

雲石山高不到50米,方圓不足千平方米,山上奇石嶙峋,千姿百態,四面懸崖峭壁,僅有一條石砌小路直通山頂。

今天的雲石山,已成江西知名風景地,參天的大樹,伴隨著陣陣清脆的鳥鳴,仿佛在向故人喜報當今中國的盛況。一位詩人游覽時寫道:“雲山日詠常如畫,古寺林深不老春。”

進入山門,陡峭的岩壁上刻著楊尚昆同志題寫的五個大字:“長征第一山”。再往上走,兩道石門屏障擋住去路,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山上隻有一座古寺,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當時,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張聞天、以及機要秘書賀子珍和部分工作人員,就在這裡辦公和居住。

在這座小山和古寺裡,發生過很多感人的故事。

中央紅軍轉移前夕,毛澤東和賀子珍為了革命事業,忍痛將幼子毛毛送給當地一位農民收養,自此杳無音訊,至今沒有消息。毛毛的下落,一直是各界關注的話題。

長征出發時的贈別情,也是偉大革命中的純朴感情。當時根據中央決定,何叔衡留在中央蘇區,他在與林伯渠惜別時,知道紅軍出發后很快會迎來冬天,就將女兒為他編織的毛衣送給林伯渠途中御寒。林伯渠深為感動,深情寫下詩歌《別梅坑》:

“去留心緒都嫌重,風雨荒雞盼早鳴。贈我綈袍無限意,殷勤握手別梅坑。”

【記者感懷】 “雲山日詠常如畫,古寺林深不老春。”正如詩人游覽雲石山后產生的感觸,作為“紅軍長征第一山”,這裡鐫刻著紅軍的故事和情懷,也見証著革命者追求的境界。

雲石山雖然不像諸多名山大川那般高大巍峨,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對於雲石山和周邊地區來說,當年的紅軍,已經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仙”,也正是沖著這股“仙氣”,很多游客慕名前來拜謁。

從上山到下山的全過程中,記者的心緒一直是崇敬而又激動。崇敬的是這裡孕育了中國革命勝利的種子,激動的是,終於來到了久仰的聖地。

記者注意到,這次來參訪雲石山的中外青年學者一行,個個都是庄重嚴肅,從他們的神情中,可以讀出長征精神的感染力。

毛主席說過,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當80多年的光陰逝去,中國日益強盛,我們更能感覺到“播種機”的價值。

80多年來,雲石山有它的變與不變,變的是,這裡不再是戰亂的橋頭堡,而是和平的守護神,不變的則是,這裡一如80多年前的水清木華,那林間永不停息的潺潺流水,不就是中國革命不老的精神麼?

下山路上,記者驚訝於那些從石縫中生長出來的參天樹木,看著這些樹木,我突然就領悟到,這不就是長征的精神實質麼——出身逆境而樂觀向上﹔雖有險阻卻百折不撓﹔歷經磨難而永向太陽。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