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門》就是應該用“小鮮肉”來演,這本就是這類型故事的當然法則。根據南派三叔同名小說改編的《老九門》,雖然從主創陣容來看,與《盜墓筆記》的牌面來看有一定的不同,然而其表現卻是超出許多。《盜墓筆記》難以登上衛視,一是題材,二是內容,《老九門》便可以網台聯播,說明確實有相當的進步。《老九門》網上開播7分鐘,便有1.5億觀看量,充分說明《盜墓筆記》是具有無限潛能的超級IP,希望未來衍生的各路產品能夠再多努力,爭取對得起原著小說,而不是隻挖坑、數錢。縱然小說和影視劇不是同一種藝術,從目前的劇集來評判,劇集依然落后於原著。具體說到這部劇,陳偉霆是最大的增值。開播,放陳偉霆!
去年的網劇《盜墓筆記》即使為某視頻網站吸引了最多的VIP會員,卻沒有收獲對應的口碑,尤其是主角的口頭語“將XX獻給國家”完全破壞了盜墓題材的本來面目,還不如將盜墓團伙直接修改為考古隊更為合理。據編劇與導演的復盤,劇組是為了規避影視劇建國之后的條條框框,香港電影人羅永昌、鄭保瑞遭到了眾多質疑,而向來作品較為優質的制片人白一驄也是站著中槍。《老九門》依然是白一驄擔任制片人,可能是故事背景拉回到民國年代,編導都可以放手發揮,將盜墓與抗日結合起來,效果還算不錯,原著粉絲之外當然也能夠增補諸多傳奇劇觀眾。特別是陳偉霆、張藝興等人又圈了一些粉,他們的演技對他們的過去來說還是長進明顯。陳偉霆飾演的張大佛爺(張啟山)的扮相特別突出,盡管其軍裝造型找不准具體的時代,可是穿上他身上就是一個字:帥。對於花痴型觀眾來說,這就足矣。“老九門”之首的張啟山,從《盜墓筆記》的背景人物也就從衍生小說到衍生劇,再到目前整個《盜墓筆記》系列影視劇中最為鮮明的角色。在這個“顏值即是正義”的小時代,陳偉霆定然會在顏值擂台上有所貢獻,已然可以從金秀賢、宋仲基那裡搶很多人“老公”的榮譽稱號了。
當然有人會問“小鮮肉”到底是指多大年紀的演員啊?嗯嗯,很明顯,這又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鮮詞匯,誰也不知道“小鮮肉”的內涵和年齡上限,大家都在開開心心地使用這個詞匯,說者和聽者均能心領神會,這就OK了。50后看王心剛,60后看周潤發、唐國強,70后和80后更加幸福,香港四大天王、梁朝偉、梁家輝、古天樂等等,他們也都是當年的小鮮肉啊,每一代觀眾就有每一代的小鮮肉,至於他們的特征也便是每一代的審美,哪怕上一代人視之為娘娘腔或者洪水猛獸,都無能為力對抗下一代人的美學趣味的驟然變化。毫無疑問,這是個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問題。 (雲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