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热评:“自律挑战”谨防“馅饼”变“陷阱”
独处35天,赚取40万元奖金,这种活动你敢挑战吗?近日,长沙的陈先生参加了某公司的“自律挑战”:在35天内做到不玩手机、按时作息等,就能获得40万元高额奖金。他支付了9000元报名费,结果不到一天,因一次揉眼睛被淘汰了。原来挑战规则规定挑战者不能遮挡面部,如超过3秒即挑战失败。陈先生觉得这个规矩不符合人体正常生理特性,要求公司退还报名费遭拒。看似简单的挑战背后却暗藏玄机。
所谓“自律挑战”,往往设定苛刻的规则和高额报名费,一旦参赛者违反细节规定,挑战随即失败,奖金便会泡汤。部分公司声称不收报名费,而是以“食宿费”的名义收取。挑战时长集中在15-35天,奖金最高可达30万元至60万元,有些公司还设置阶段性奖励,根据完成天数发放不同金额的奖金。由于这项挑战加入了“物质激励”元素,不同挑战结果,与项目双方的实际利益是相反的。这就让双方极易产生争执和冲突。特别是活动主办方模糊的合同条款和报名费争议,往往让部分参赛者在“挑战失败”后难以接受,甚至将主办方告上法庭。
事实上,此类挑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比如寂寞挑战、隔离挑战、禁闭挑战等。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协议书”中的规则,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的“陷阱”,或是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以陈先生为例,“面部遮挡不得超过3秒”,大多数人理解为“不能故意用物品遮挡脸部”,但实际要求却是“面部不能离开摄像头超过3秒”。哪怕只是转身整理床铺,也被判违规。规则的模棱两可让不少参赛者稍有疏忽就被淘汰,奖金承诺成为了一个难以兑现的“诱饵”。正如网友调侃:“你盯着人家的奖金,人家盯着你的报名费。”
商家发起“自律挑战”,通常都是打着“战胜慵懒、战胜散漫、成就全新自我”的旗号。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所谓“挑战项目”涉嫌赌博,合法性也受到质疑。特别是一些苛刻要求与自律管理之间的联系也应当打个问号。公司设置如此严苛的“规矩”并机械执行,看似在严格履约,实际上可能还是将“输赢”看得太重。
“自律挑战”毕竟是付费活动,高昂的报名费用与突破人体生理特征的要求叠加,很难不让人质疑是在“割韭菜”。在缺乏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指望商家作为良善的相对方履行合同,是不太现实的。深入反思,整顿此类名为“自律挑战”的圈套,除了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平台负起责任之外,还需要从根源上戳穿其设下的话术陷阱,形成治理的合力。
想跳出这个利用人性编织却有着反人性要求的陷阱,秘诀其实再简单不过——保持“自律”。面对高额奖金诱惑时,公众应保持理性判断,谨防“馅饼”变“陷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