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阐述: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4日 09 版)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编 者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观察)
洪银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第三条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发展环境,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生产要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需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发展。遵循经济规律,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遵循自然规律,就是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刚性约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质量发展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也必然是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原则的发展。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要素配置和组织的改善,规模经济,知识、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等等。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具有澎湃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必将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几个着力点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内涵十分丰富。这里仅列举几个方面的着力点。
推动“新四化”同步发展。现代化涉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顺序发展的“串联式”过程,用了200多年发展到目前水平。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并联式”过程。我国坚持“四化同步”,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然需要坚持推动“新四化”同步发展。
新征程上,“新四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在新型工业化方面,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等。在信息化方面,抓住数字技术、数字经济这一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继续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城市生活。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到2035年,我们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顺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依托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将大大增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从消费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扩大消费不仅包括扩大消费规模,更重要的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不仅需要在消费环节发力,也需要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共同发力,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在生产和分配环节完善相关制度,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居民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在流通和服务环节优化环境,使居民获得感强愿消费。
从投资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第一,投资通过促进就业等方式,为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提供支撑。第二,投资是解决供给与需求不适应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第三,充分发挥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作用,也需要扩大创新领域的投资,为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需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业投资的同时,加大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的投资,以促进结构调整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当前,我国科技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正处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重要时期。但同时,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产业链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并跑”。抓住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机遇,促进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和对话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二是在重要科技领域“领跑”。瞄准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三是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协同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提供支撑。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具体而言,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产业优势需要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全球技术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建设贸易强国需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也在相应发生变化,正在由过去发挥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转向培育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国为基础的新的比较优势。在这一背景下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关键在于培育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其主要特征包括:一是从过去以“引进来”利用国际资源为主,转向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实验室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吸引国际优质资源、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注重加强合作创新;二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有序放宽市场准入;三是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支持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外商投资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科技研发活动。
同时应当看到,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比如,汇率波动风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等,都可能波及我国经济安全。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坚持“两条腿走路” 加强基础研究(观察者说)
陈 志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这为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
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它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早期的基础研究通常被视为“纯粹”的、不考虑应用目的的科学研究。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加剧,要求科学研究成果更快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基础研究逐步向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个方向发展。目标导向型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国家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研究成果和产出具有一定可预期性;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指向最底层的科学原理,主要解决的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问题,其研究成果有时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近年来,随着科学与技术加速融合,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许多技术领域的基础问题也纳入基础研究范围,推动基础研究的重点进一步从过去专注于探索客观现象、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向探索基本原理与关注成果应用并重转变。与此同时,随着重大科学问题的复杂性越来越大、艰巨程度越来越高,大装置、大工程、大协作的科研组织模式盛行,基础研究进入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大科学时代。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世界主要经济体越来越重视以国家战略任务牵引的目标导向型研究,将信息、能源、健康等作为重点,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生产的一体化部署,抢占发展先机。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迫切需要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加强基础研究,聚焦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并着力攻关,进而实现前沿科学引领并支撑技术突破、应用需求牵引源头创新,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保持经费投入稳步增长,不断优化投入结构。基础研究难度大、花费高、周期长,需要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既保障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经费比例,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对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的支持作用,又紧密围绕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国等建设需求,优化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支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适当扩大企业基础研究税收优惠范围、加大执行力度,有利于激励企业成为基础研究投入与执行的重要主体。同时,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基础研究。
完善激励评价机制,造就一流人才队伍。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从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等方面继续系统施策,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支持。强化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完善目标导向型和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科研项目分类评价制度。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人才创新生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研究,加强分类施策。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可以更多依托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同时适应“大科学”发展需要,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用和多学科大团队协同攻关优势。目标导向型基础研究可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优势,在参与主体和人员的动员与激励方面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真正实现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推动形成重大科学突破。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董雪兵 李霁霞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区域发展平衡性逐步增强,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2年的1.50、1.64。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发挥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更加明显,长江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深入落实,5个产粮大省2022年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40%,能源富集地区建成一批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
以区域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我们党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这是立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的过程,将有力提升各地区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重点在于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求,推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等区域市场建设,加快探索建立规划制度统一、发展模式共推、治理方式一致、区域市场联动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有利于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创新来说,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至关重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鼓励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有助于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提升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增强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增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挖掘和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有序流动和利益合理分配;大力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着力推动重要功能区建设,保障国家粮食生态能源安全。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4日 0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