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的县长父亲》多一点
近日,山东德州作协发布“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散文《我的县长父亲》获得一等奖。这件事遭到了部分网友的调侃与质疑后,但事情很快迎来了反转,读完此文的网友表示,《我的县长父亲》展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获得一等奖实至名归。
与德州作协此次举办的征文比赛类似的活动有很多,但只有本次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因为获奖作品《我的县长父亲》一文的题目与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讽刺桥段《我的区长父亲》相似,从而引发了网友有关权力交易的负面联想。类似的事情并非第一次发生,但我们应该看到,《我的县长父亲》之所以被误读为作者“炫父”“拼爹”,不仅仅是因为部分网民只看标题就宣泄情绪这么简单。舆论场上最初出现的那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其背后是公众长期以来对于特权破坏社会公平的不满。
“天地之间有杆秤,大秤砣是老百姓。”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坐视特权被掩盖而好官却被掩埋。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慕名前往阅读这篇文章,越来越多的人被那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县长父亲打动:他向落水群众施以援手,不肯收人家的谢礼;来要救济的人看到县长家徒四壁,不好意思地走了;孩子想要骑自行车上学,他以不能搞特殊为由拒绝了……这些看似普通而琐碎的事情,向人民群众传达了一种坚定而朴素的力量——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的力量。在这样的榜样面前,任何的质疑或是嘲讽都没有了立足之地,我们能做的唯有致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的县长父亲》的作者说,父亲于志明的家国情怀,影响了他们家几代人。然而,在于志明的感人事迹引发网络热议后,他影响的又何止是一家人呢?于志明对祖国的深情与对人民的热忱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网友,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该有的样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远不止一个于志明,他是无数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缩影。试想,如果每一位于志明的故事都被发掘出来,传扬于人民群众之间,那该是多么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我的县长父亲》这样的文章多一点,现实中能看见的“于志明们”多一点,或许,舆论场上从一开始就不会出现那些嘈杂的声音。
《我的县长父亲》的走红也许是个偶然事件,但它折射出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今时今日依然具备的影响力、感染力与号召力。人民群众期待看到更多“于志明们”的先进事迹,将榜样的力量赓续相传。如何回应人民群众对于榜样的期待,发掘更多的同类型现实题材,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这是我们在当下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