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论:弘扬科学精神 增强科学素质
举办科普发展和科技成就展、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等交流比赛、开展“云上科普”讲座……近日,持续一周时间的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从感受前沿科技,到普及食品安全、农业农技知识,各地举办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线上线下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科普体验。
国民科学素质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社会基础,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因此,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宣传教育,充分认识科学普及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新时代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科普宣传活动既要有宣传热度,也需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引导更多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其中。当下,新技术和新传播渠道为科普提供了更多可能,增添了强劲助力。现场直播、云游场馆、VR和AR展示……科普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改进传播方式,不断创新升级、提质增效,让科学知识既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也更能提高科普的参与感与体验性。
近几年,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做客直播间,化身“网络主播”,讲解科学知识。可以说,这是科技工作者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的有益尝试。也要看到,科学普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很多企业也在积极参与其中。比如,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邀请航空航天和天文探索重大科技成就背后的科学家对青少年进行言传身教,让更多青少年感受科学的魅力。只有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让科普惠民,才能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科普不到位,科技创新难。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希望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积极参与,乐见越来越多的类似“科学小会”,着眼于“以小见大”,有力地推进全民科普。聚焦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协同,树立大科普理念,高质量的科普必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