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来论:电话手表,别把“保护”变成“隐患”

暖山
2022年07月07日15:48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儿童电话手表的发明,给很多父母吃了一颗“定心丸”:孩子只要戴上手表,家长就可以实时查看孩子定位、双向通话,给儿童安全带来一定的保障,消除安全隐患。这样的设计初衷,让电话手表大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然而随着儿童手表功能一再升级,小天才等儿童手表具备了视频通话、拍照、微聊、支付、下载APP等功能,电话手表一跃从安全保障工具升级成具备学习、社交功能的智能手表。

统计显示,中国儿童电话手表市场规模已达到千亿级。学龄儿童佩戴电话手表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引起了更多第三方应用的关注,在儿童电话手表中加入了很多附加应用可供下载,有教育学习相关APP的同时,还有一些游戏APP可下载,更有甚者儿童可以直接免密支付进行游戏消费。

对于儿童来说,很容易被游戏内容吸引注意力,甚至沉迷其中。作为游戏重要载体的手机,早就让家长们苦不堪言。2021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消息一出,就获得了不少家长的赞同。一直以来,智能手机是否进校园都是横亘在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一道大难题,手机被拦在校园之外,但作为安全和通信保障的电话手表则一直是被接纳而提倡,但现在电话手表变小型智能手机,屏幕更小,功能更强,既不利于视力保护,也不利于学习,消除安全隐患的电话手表,开始变成了“隐患”本身,对于电话手表真的该好好审视了!

“游戏化”内容是否应该出现在电话手表内?它对于“保障儿童生命安全”的初衷有何关系?儿童电话手表应回归助力儿童安全保障的本位,相关“附加品”要处于合理范围,同时要适合儿童心智的范围以内。这才是令家长放心的前提,更是相关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除了厂商的自律,主管部门更要加强监管。今年2月,工信部就出台过征求意见稿,提出生产企业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国家网信办近年来也对于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作为预装中有教育类App的儿童智能手表不能成为“盲区”,不能让打“擦边球”经营等行为游离在监管之外。

不要让儿童电话手表变身为儿童游戏手表,不要让未成年人只是新的利益增长点。互联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领域,促进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儿童智能手表生产商责无旁贷。

(责编:史雅乔、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