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起评:危中寻机,文旅企业需在逆境中练好内功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组织文艺院团创作“天津加油”快板等一系列文艺作品,并开启线上云演艺,让市民宅家不孤单;山东威海美术馆工作人员主动从抗疫一线取材,并将疫情以来创作的作品捐赠给当地医院、博物馆等;辽宁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一边在社区投身志愿服务,一边通过篆刻、书法等创作讴歌奉献抗疫的白衣天使,汇聚人文关怀暖流……疫情无情人有情,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涌现了不少用文化聚力、以文艺抗疫的动人故事,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传递着力量与温暖,带给人们勇气和希望。
疫情困境下,文旅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即便如此,相关从业人员,仍不忘本职工作,通过文艺创作和社交媒体,提振士气、鼓舞人心,帮助人们重建对生活的希望。这再一次彰显了文旅产品的精神力量,以及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无论顺境逆境,文化内核不能丢,弘扬正能量的气质不能丢,这鼓舞人心、提振士气,在困境中凝聚希望与共识。
疫情带来危机,危机也孕育新机。时下,有不少利好政策涌入文旅产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提出,支持符合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同时意见首次提出,国家文化专网概念,国家文化专网的首要任务,就是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文化机构通过接入国家文化专网,依托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一举措为文化企业转型带来机遇,势必助力文化企业数字化发展。
但想要度过“寒冬”,一方面需要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从自身角度积极调整、苦练内功。疫情是一时的,文旅行业的发展却是长期的。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工作人员趁着闭馆在各自领域做深入研究,为此后的展览做学术上的思考和准备;疫情闭园期间,杭州宋城景区作为试验点,对演艺剧目以及演出剧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改打造……利用好疫情带来的“间歇期”,自我沉淀、扩容提质,才能支撑文旅企业直面各种压力与冲击、在逆境中前进,也才能等云开疫散之时厚积薄发,冲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压力与动力并存、阻力和活力交织的现状,也决定了文旅产业想要继续发展,必须学会抱团取暖,互相借鉴经验,手拉手一同经历难关。线下集聚性服务型业态要思考如何转型升级,线上新业态则要持续优化服务。与此同时,在打通产业循环、升级文旅服务、优化文旅产品供给等方面,不同门类、不同领域、供应链上下游的文旅企业或组织也需要通力合作。这就要求文旅产业经营者要深度把握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势,积极推动跨界共创,激发多元效益。这不仅是眼下共渡疫情难关的需要,更是未来走向文旅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打开文旅消费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从长远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会带动文旅活动消费市场继续活跃、文旅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有信心,也要有对策。调整心态、掌握主动,练好内功、携手共渡,才能更好应对疫情风险,化危为机,推动文旅产业这个“朝阳产业”继续向前、再翻新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