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一条道路,坚定不移(望海楼·千秋伟业 百年风华②)

■ 申孟哲
2021年06月17日05: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195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第二次访问中国。

  1928年,聂鲁达第一次来到中国时,中国还是西方描绘的“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但在195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时,聂鲁达欣喜地看到,“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笑的人”。于是,他用热情奔放的笔触写下:

  现在,全世界人民都清楚看见

  你的广大国土已经团结统一

  你像飓风一般迅猛有力……

  中国嬗变的背后,是苦难辉煌的历程。正是血与火中淬炼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带领英雄的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朝着社会主义迈进,才创出沧海桑田的人间奇迹,写就古老民族的涅槃史诗。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之时,无数仁人志士尝试了各种救国途径: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都没能挽救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一个世纪时间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并朝着强起来的目标稳步前进。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道路来之不易,鞋子合脚才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理论与中国历史现实结合的结果。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赢得了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因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势,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用40年的时间,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作出战略部署,带领中国向强起来的伟大目标不断迈进。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实践证明,社会主义这双“鞋”很合中国的“脚”。中国的成功实践也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走过漫长来路,前途更加光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将行稳致远,迎来光辉未来。有人说,中国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一棒接一棒地“接力跑”。的确,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这条路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中国已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也在朝中国人民挥手微笑。要达成这个目标,非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可!人们看到,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追求并非空谈,“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已在试点;人们看到,中国迅速战胜疫情,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安全,向全世界提供公共卫生产品,实践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广。

  百年何沧桑、百年恰风华。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并不是松口气、歇歇脚、论功劳的时刻,而是催人奋进、不断向前的号角。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并创造出属于亿万人民的幸福!

  假如聂鲁达还健在,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再次来到中国,那么,他将会写出怎样激情澎湃的诗句?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责编:郝江震、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