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共同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日,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部署启动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此举旨在推动各地行动起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底线,没有质量安全这个“1”,产业发展再多的成绩都可能会等于“0”。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六年保持在97%以上,总体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然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在部分地区、部分品种上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尽快补齐短板。
“舌尖上的安全”是产出来的。应该看到,进入新发展阶段,老百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容忍度更低,必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要抓好源头治理,通过严格审批准入、管控流通渠道、强化网络监管等方式拧紧禁用药物违法违规流通的“水龙头”。要盯紧生产环节,用好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对治理范围内的11个重点品种,督促涉及到的每一个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将生产主体管理、农药残留自检、产品带证上市、问题产品溯源等措施集成起来,做到 “不合格不上市”,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舌尖上的安全”也是管出来的。目前,全国农产品质检机构总数超过3000个,实现农产品检测地市全覆盖和县级基本覆盖。多地打造透明车间、透明厨房,监管重心由事后追责转到事前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农业产业链之中,已经形成了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氛围,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靠着绿色优质、诚信经营赢得消费者口碑、赢得市场。多地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开展绿色防控,属地责任、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严惩重处禁用药物使用行为,从打击犯罪、办案监督、刑事审判等方面发挥震慑作用,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牙”“带电”。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要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治理农兽药残留问题,短期看,有效方式是紧盯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长远看,要健全工作机制,压实生产主体、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三个责任”,握指成拳把治理成果固定下来。要加快推动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行刑衔接”办法,明确线索移送与案件督办等工作规定,让协同执法有规可依。要发挥标准体系支撑作用,对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不全,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不配套等问题,加快制修订进程。另外,开展农兽药残留治理,必须要有专门的检验检测设备,还要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装备设施、人才队伍和经费保障要跟上去,切实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保障力度。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乎大局。食品安全是人人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唯有合力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安全的“铜墙铁壁”,持续推动绿色生产、严格监管、长效管理,才能让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