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爱是教育的灵魂
人们常说“妈妈是超人”,不久前一位女教师抱着熟睡的孩子出黑板报的照片,让很多人感慨教师妈妈“比超人还伟大”;很多人退休后选择颐养天年,但91岁的退休教师叶连平却坚持义务为留守儿童补课,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这些源自师者心底的爱,赋予了教育事业独特的魅力,为无数心灵照亮了前行之路。
教育家夏丏尊曾将教育里的爱比作池塘里的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何谓爱?当父母松开搀扶的双手,爱是一种信任,让孩子能够学会走路、独立向前;当老师悉心传道授业解惑,爱是一种欣赏,能从学生身上发现特质、激活潜质;当学生踏入社会课堂,爱是一种理解和尊重,激励个人坚定信念、勇毅果敢。在不同的时刻,爱有多种诠释。然而,无论形式如何多样、时代怎样变迁,爱都是浇灌成长的阳光雨露,堪称教育的灵魂。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让人拥有丰富的内心和充沛的情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感慨于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到光明的人生奇迹,也应看到与她朝夕相处的莎莉文老师用爱点亮的烛火;我们感动于乌蒙山孩子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美妙歌声,也应体悟旋律背后纯真而质朴的爱。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还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
缺少爱的教育,注定是冰冷的、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如今,一些优秀学生历经寒窗苦读进入名校,个人条件优越、不愁吃穿用度,却时常感到内心空洞,锁定不了真正想要的目标,找寻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前进的动力,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一样。之所以会患上“空心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太在意成绩分数,让教育变得僵硬,结果孩子的成长过程负重不堪,缺乏爱的滋养。这也启示我们,要投入感情、投入真爱,在课堂教学之外热情关怀、慰藉心灵,以人的全面成长丰富教育的时代内涵。
教育家顾明远历任小学、中学和大学老师,从教逾一甲子,始终践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教育理念,被称为“充满爱的教育家”。事实证明,像春蚕吐丝那样竭尽心力,像蜡炬成灰那样发挥光热,像和风细雨那样滋润心田,方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真情换来真心。当然,爱的教育并非爱的纵容、爱的泛滥。点燃爱、激发爱、播撒爱、守护爱,在爱中感悟生命、收获成长、止于至善,这样的教育,必将使人终身受益。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用父母的关爱之心、教师的仁爱之心、社会的博爱之心,启人心智、助人成长,为孩子架设一条条爱的轨道,教育的未来会更美好。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26日 0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