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一线视角:以奋斗脚步跟上“雄安节奏”
拒绝“等靠要”,坚持“闯变创”,雄安的土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洒满勤劳的汗水,孕育春天的希望
夜晚经过雄安市民中心建设工地,依然能看到施工现场灯火通明;走进管委会临时办公楼,办公桌挨着床,干部们有时连续工作几个昼夜,吃住办公都在一间屋子……在雄安实地采访几个月,收获很大、感触很深。无论是本地干部群众,还是外来的第一批建设者,都在为这座城市的未来不懈奋斗。
“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新区党员干部常用这句话互相勉励、自我要求。身处雄安新区,常常被“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氛围所感染,被“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劲头所打动。好多从外地到雄安来的建设者都有相同的体会:一到新区,就好像不经意之间被上了发条,面对大量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必须马不停蹄着手处理,才能跟上这日新月异的“雄安节奏”。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能够经得起千年历史检验,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雄安新区扬帆远航提供了巨大动力。一切都是崭新的,一切都等待着勾勒描绘,这给第一批建设者、参与者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施展才华的机会。雄安新区下辖容城县,以服装产业为支柱产业,主要是靠贴牌加工,利润不高。新区成立后,高新高端的产业定位勾画出未来图景,当地服装企业没有迟疑观望,在政府引导和帮助下积极行动、组成联合体,一方面根据市场规律将部分生产环节向外转移,另一方面加快自我转型,尝试触发从服装产业到时尚产业的“蝶变”。不光企业,雄安老百姓也没闲着,技工学校熙熙攘攘,专业培训一票难求,因管控赋闲在家的雄安人迎来二次创业。拒绝“等靠要”,坚持“闯变创”,雄安的土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洒满勤劳的汗水,孕育春天的希望。
雄安是机遇,是舞台,更是望向未来的窗口。雄安第一批建设者很多来自五湖四海,近的从北京、石家庄、天津赶来,远的来自上海、深圳、珠海。他们有借调而来的公务员,有开疆拓土的企业家,也有寻找机遇的年轻人,但不少人都喜欢自称“雄漂”。虽年龄不同,工作各异,但他们对未来有着共同的期待和梦想。一个80后“雄漂”曾说,上世纪80年代末深圳改革开放时我们还小没有赶上,90年代末本世纪初互联网大潮我们也只是跟随,而这次雄安的舞台和机会切切实实摆在我们面前,没有再错过的理由。时代风云变幻,梦想始终在前。全国各地的劳动者奔赴雄安这片热土,期待干出一番事业,更见证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开启又一段辉煌的旅程。在这个意义上,所谓“雄漂”,内心却很坚定。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点赞伟大奋斗精神,为雄安的发展带来深刻启示。雄安承载着新时代的梦想,注定要走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之路,注定要有一批奋斗者为之奉献青春、挥洒汗水。回想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从深圳到浦东,再从浦东到雄安,正是开拓者永不停歇的脚步,才走出一条令世界为之震撼的中国道路。
无改革创新,就无雄安价值。雄安新区不会走“以GDP论英雄”的老路,而是会有更多新的理念、新的创造落地生根,一定会成为新时代最优质的试验田,成为中国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雄安容天下,京津冀未来”,新雄安人——无论是“土著”还是“外来者”,都怀揣着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
(作者为本报研究部记者)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04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