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话说新农村:扶贫作风岂能软塌塌

萧 谷
2017年12月10日04: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大兴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严惩严治庸懒涣散、敷衍塞责、不敢担当

    

  近日,湖北当阳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借鉴”广西灌阳县国土资源局扶贫总结,不改标题直接发官网,内容大同小异不说,甚至连“投入380多万元修建乡村道路5.8公里”这样的具体工作也都完全一致。不禁要问:连扶贫总结都要抄,平日扶贫工作的作风会是怎样呢?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数以百万计的党员干部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干部,任务重、压力大。为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很多扶贫干部付出了汗水、泪水,有些甚至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笔者采访过不少基层扶贫工作者,深知他们工作的不易。应该说,绝大多数扶贫干部工作作风优良,否则脱贫攻坚也不可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毋庸讳言,一些地区的扶贫干部在工作作风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抓精准扶贫作风不实,甚至对扶贫款“动脑筋、伸黑手”。有的地方扶贫工作走形式、不扎实,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简单给钱发物,不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扶贫成果不可持续。有的干部平时真帮实扶做得不够,扶贫考核、贫困退出前靠“精准填表、精准算账”来补。尤应引起注意的是,有的干部把精准帮扶变成了精准应付,庸懒涣散,敷衍塞责,不积极主动、勇于担当,却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于这些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群众看在眼里,也会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严重侵害贫困群众利益,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战进程,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当前离2020年只有不到3年时间,还有约4000万贫困人口仍未摆脱贫困,其中多数是深度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更为复杂,脱贫更为困难。与此同时,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脱贫稳定性不够等深层次问题也在不断显现。脱贫攻坚越深入推进,越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苦努力,越需要狠抓作风攻坚。

  狠抓作风攻坚,端正态度是根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各级扶贫干部将作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抓实干,较真碰硬,扎扎实实投入接下来的战斗。脱贫攻坚是民心工程,也是良心工作,扶贫干部的工作作风与贫困群众的衣食住行、幸福指数紧密相关,任何作风上的飘浮,都可能延缓贫困群众脱贫进程,影响脱贫质量。

  狠抓作风攻坚,改进方法是保障。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需要反复做思想工作,效果很难立竿见影。一些帮扶干部一开始也能做点思想工作,但一遇到挫折或者收效不明显后,便打起了退堂鼓。为如期完成帮扶任务,转而追求短平快的工作方式,要么发钱给物,要么包办代劳,群众脱贫不稳定不说,等靠要思想还可能进一步滋长。实践证明,帮扶干部只有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带着感情帮扶,才能把贫困户的心焐热,把他们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思想扶贫如此,很多扶贫工作也一样,作风过硬了,脱贫攻坚很多难题也就不难了。

  脱贫攻坚,作风应当先攻坚,要把作风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大兴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严惩严治庸懒涣散、敷衍塞责、不敢担当,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赢得贫困群众的信任。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0日 09 版)

(责编:袁勃、王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