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胖患者治病贵”还是药品暴利作祟

蒋萌

2017年09月08日15:3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胖患者治病贵”还是药品暴利作祟

背景:浙江一家医院收治了两名肠癌晚期患者,让她们意外的是,才过了两天,她们的治疗费竟然相差1万多。医生的解释是,她们其中一人较胖,所以收费贵。两位病人使用的药物名为“安维汀”,100毫克的药就要5298元,需要根据病人的体重来计算剂量。胖病人比瘦病人多用了约300毫克的药,所以多花了近1.5万元。

新京报发表罗志华的观点:两天药费相差1万多,暴露的问题在于药品单价过高,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某些类别的药品价格很高,抗癌药物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抗癌药“格列卫”每盒120粒,售价为2.4万元,病人每天吃4粒,就得花费800元;乳腺癌靶向药“曲妥珠单抗”,2016年国内价格约为每单位24500元,一个疗程下来花费可达几十万元。这些药存在巨大的降价空间,假如通过集中谈判,以纳入医保目录为条件来以量换价,是可以大幅压价的。近期纳入医保目录的36种药品,就是通过这种谈判方式压低了价格,部分药价降幅高达70%以上,其中就包含18种抗癌药。“胖病人收费贵”的现象提醒我们,还有不少药品价格仍然很高,药价集中谈判有待加速。

小蒋随想:首先,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高价救命药有机会纳入医保目录。有这个为筹码,由管理部门出面和药企与药商谈判,才能有更大的议价与降价空间。以此,病人家庭的医疗费负担才能得以有效减轻。当然,这需要医疗与社会保障部门谨慎评估各种药品的疗效,筛选出最需要纳入医保的药品,全力平衡医保收支。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暂时无法纳入医保的、疗效确切的救命药,管理部门是不是也可以约谈药企和药商,迫使其减少暴利。在遏制药品暴利的问题上,许多人会想到印度的强制仿制药制度。印度的这个“大招”,或许不尊重药品专利与知识产权,却给了许多穷人以活命的机会。我觉得,即便我们不仿效印度的做法,但管理部门遏制药企与药商暴利的意识却不可少。有这个意识存在,患者就能看到更多曙光。

海归“贬值”,留学还有意义吗?

背景:杭州有媒体做了个海归就业小调查,发现留学文凭贬值,海归竞争力下降;接受采访的海归普遍对薪水不太满意,有28%起薪在60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3500元;起薪在6000元至8000元的海归最多,占40%,基本与本地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持平。与此对应的是,留学费用一年至少二三十万元人民币。

钱江晚报发表魏英杰的观点:通过出国留学、回国就业来实现人生大满贯,只不过是父母或部分留学生的一厢情愿而已。近些年来,自费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占了很大比例。这些人里,有些在国内成绩本身并不好,有些就是为了规避高考,所以大抵是抱着到国外镀金的目的。这样的人一多,在就业方面,也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在国外二三流学校混几年回来,当然比不上在国内上过985、211大学的毕业生吃香。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国外上大学,能力肯定要比国内的孩子强,这如果不是自欺欺人,也是一叶障目。就业单位考察的往往不是海归学了多少知识,成绩怎么样,而是求职者能给单位带来多大帮助。但在这些方面,海归并不天然具有优势,甚至因离开国内几年,在人际关系、工作理念和为人处世方面,反倒可能变得与国内社会格格不入。海归并不是贬值了,而是迎来了价值回归。留学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求知途径,而不单纯是提高就业机会和工作薪酬的方式。只有更多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送孩子出国留学才更有意义。

小蒋随想:如果学生在国内上中小学时成绩一般,甚至处于下游水平,指望其出国上个大学,回来就变成人中龙凤,显然是不客观的。国内的教育水平与机制确实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差距没大到悬殊的地步。何况,花钱留学通常是上国外的二三流大学,若与国内的一流大学相比,后者恐怕还优于前者。说实话,按照目前国内的薪情,花上百万出国读书再回来就业难免“赔本”。但对一些家长而言,这桩“投资”仍有意义。因为,一些学生如果参加国内高考,没准只能上专科,甚至可能落榜。由于不少中国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一些家长不想让孩子受高考的“苦”,自己也不愿意操孩子可能名落孙山的心,所以愿意花钱让孩子出国上学,哪怕这层镀金越来越“薄”。在回国就业方面,海归薪水固然不高,但似乎还是能与国内985、211大学的毕业生PK,这对以前在国内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已是一种提升。此外,出国几年的英文水平总比在国内学哑巴英语要强,在婚恋市场上海归也算是个名头。简言之,经济收支是作出选择的一个重要考量,但不是唯一的考量。社会虽然不再高看留学生,但也没必要贬低他们。确有某些学生在国外很放荡,沦为“留学垃圾”,这样的人如果留在国内就能有所成就吗?留学不是问题,个人品行才是。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