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金海观潮:金融开放要让百姓有共鸣

午  言
2017年07月17日04:5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金融业与亿万人的生活贴合度紧,利益相关度大,这就需要金融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百姓的诉求,为普通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带来实打实的好处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近期,金融业频频释放更趋开放的信号。7月3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实现互联互通的“债券通”正式上线试运行。而在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美国指数产品公司明晟日前也宣布,A股222只股票将在明年6月被纳入明晟指数(MSCI)。

  说起开放,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制造业。的确,我国制造业开放较早,也更为充分。正是因为积极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我国制造业才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里跳跃式发展,拥有令人瞩目的国际竞争力。这期间,金融开放的脚步也未停歇:从金融机构引进来与走出去,到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与日俱增,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等渠道的建立,到沪港通、深港通的推出,金融业与世界经济的交融不断加深。当然,与制造业相比,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还较低,反过来也说明开放的空间仍然较大。可以预期,以开放促改革,在更强竞争中加速成长,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有人觉得,开放是那些行业的事,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事实上,开放意在发展,会与很多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让广大百姓同享开放红利,对开放产生强烈共鸣,发展才有更坚实的市场基础,开放也才能获得更广泛支持。开放的制造业在茁壮成长的同时,创造了数以亿计的就业机会,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市场选择。金融业与亿万百姓的生活贴合度紧,利益相关度大,这就需要金融在日益开放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百姓的诉求,为普通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给百姓更多效率“红包”。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健康而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要获得质量更优、价格更廉、选择更多元的金融服务。目前,我们的金融服务水平与前些年相比,已经有很大改观,但总体看,消费者对金融服务还有不少微词,辛苦攒下的积蓄也常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保值渠道。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根本上还是市场竞争不充分,机构提升服务水平的压力不够大。竞争带来压力,压力推动进步,通过开放,吸引更多竞争者,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这有助于激发活力、催生动力。能否促进效率提升、服务优化,应当成为检验金融开放成效的一条重要标准。

  给百姓更多公平“红包”。“三公”是金融市场基本要则,以开放为契机,应促进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的深化,形成更透明、更公平的市场氛围,让“小散户”不会受不平等对待,合法权益能得到更有效保护。以A股被纳入MSCI指数为例,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会为股市带来多少长期稳定资金、能否培育更多机构投资者等。事实上,多年前QFII推出时,人们也曾抱有类似期待。外力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对于股市而言,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尤其是监管部门应强化监管本位,补齐制度短板,维护好市场的公平正义。只有如此,A股才能形成对各路资金的长久吸引力,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方能真正受益。

  给百姓更多安全“红包”。随着百姓金融资产不断增加,维护金融安全就是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有人害怕开放会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冲击,对监管体系形成挑战。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各国经验表明,以保护求安稳的“防守型”打法,不利于金融业强身健体,反而会导致市场和机构不稳定。我们不能等到成长壮大后再开放,但也不能忽视金融敏感性强、风险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应遵循有序、可控原则,把握开放节奏,加快完善金融监管,锻造更强金融体系,让手持金融资产的百姓更踏实、更安心。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17日 18 版)

(责编:王吉全、黄策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