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以新解难 勿忘风险(三农微观察)

晓  眷
2017年06月25日05:3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通过降低信贷标准来扩大对贫困人口的覆盖面时,需要谨记过犹不及,切莫过度地片面追求某一指标,积累风险隐患

  

  老齐是笔者采访过的一个贫困户。过去很长时间里,他那些想要通过参与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打算,都因为缺少启动资金而被迫放弃了。转机出现在去年。当地的银行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打造了专属产品,不仅免抵押、免担保,还在利率、流程、贷款人年龄等方面实现突破。资金难题一解,搭上产业快车的老齐,收入增长很快,想象中的好日子来到了眼前。

  一段时间以来,在很多地方,贫困户因为贷不到款而无法发展产业的难题正逐步缓解,像老齐一样,不少贫困户告别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这源自在服务脱贫攻坚过程中,不少银行加大了创新力度来解锁难题。按照传统的贷款人资质限定条件,贫困户由于缺少自有资金和有效的抵押担保,绝非信贷资金的优质对象。如今,银行不仅给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创新“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链金融产品等,还在金融扶贫模式方面探索了信用保证基金、扶贫批发贷款等,为贫困户通过产业脱贫提供动力。

  某种程度上讲,贫困户的贫困原因是与大产业和大市场缺少有效联通,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恰恰可以把促进产业发展、支持贫困人口融入大市场和产业增值链条联系在一起,成为助推脱贫减贫的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有些问题也需要我们正视。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的金融扶贫既面临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滞后、金融生态环境薄弱、金融知识和市场理念缺乏等问题,也面临着城乡二元分割导致的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要素市场配置效率不高问题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制约。从微观层面看,有的银行资金来源的市场化与资金运用的政策性矛盾突出,提供差异化优质服务的能力受到较大限制;有的银行现有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体系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监管不严,潜在风险可能在今后显化。

  这些现实都提醒我们,通过创新来解决难题,仍需加强底线思维,勿忘风险。通过降低信贷标准来扩大对贫困人口的覆盖面时,需要谨记过犹不及,切莫过度地片面追求某一指标,这样有可能会造成贷款不良率升高、财政负担加重等风险。之前也有过现实的案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一些国家希望在短期内快速提升融资满意度,开展“全民小贷行动计划”,最终诱发小额信贷危机。

  因此,今后金融扶贫要突出“新”字。穿新鞋走新路,靠创新解决问题,通过创设专项金融债、推广支农转贷款等产品、服务、模式的创新来解决扶贫难题。与此同时,应该认识到扶贫减贫不是依靠一次性加大投入就能一蹴而就的,金融扶贫也要着眼增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能力,通过健全办贷机制,加强风险防控等方式,确保扶贫信贷资金放得出、管得住、可持续。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5日 11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