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金台论道:充分利用文化设施不该是一句空话

陈  原
2017年04月20日04:5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来,有一则“中国美术馆之夜——伏尔加河之声”在北京举办的消息很受人关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白天人们往往很忙,难得有机会光临公共文化设施,而夜晚才是文化享受的最佳时刻,“中国美术馆之夜——伏尔加河之声”仅仅是开始,以后要多利用夜晚时间,让更多的人在工余欣赏到艺术珍品。

  在我们的经历中,中外博物馆大多是开门晚、关门早,这种营业方式已经成一种历史习惯。但中国美术馆敢于打破习惯,将夜晚充分利用起来为公众服务,这不能不说是个创举。

  我们讲话、写文章,一说利用,无不在前面加上一个充分,似乎充分利用已经成了铁定的词组,不可分割,而事实上,很多利用却未必充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更是如此,能够做到充分利用的仅仅是少数。

  参观博物馆、欣赏艺术表演,文化享受应该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的意识,在我们的周围,还远未深入人心,终生没进过博物馆,半辈子没有欣赏过歌剧、话剧、舞蹈、交响乐,恐怕不算少数。今天,博物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各地都已达到很高的建设水平,有的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仅每天的维护、经营开支就非常庞大,所以,充分利用更应该成为现实,而非一句空话。只有充分利用,让更多的人走进来,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观众,否则,就是巨大浪费。

  文化设施的充分利用,还需要全社会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过去我们看演出,一般不到两个小时,中间休息15分钟,急急忙忙去一下洗手间。现在不同了,许多话剧、歌剧一演就是三四个小时,中间还有休息两次的。休息时间也不仅仅是赶着上厕所,观众的文化休闲层次正日益提高,还需要有交谈,还需要有茶点。可是,演出尚未结束,不少观众就不得不起身,紧着往外跑,因为再晚就赶不上地铁末班车了。

  京津冀一体化,应该包括文化共享。如今从天津赶来北京看演出、看展览的,已是家常便饭。而随着天津大剧院舞台演出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从北京赶往天津看戏也成为一种常见景象。不过,遗憾还是有的。从天津火车站下车后,找不到直达的公交,只得转来换去。前些日子,北京许多观众都奔往天津大剧院去看俄罗斯话剧经典名作《兄弟姐妹》,但大幕尚未阖上,许多人就已朝外狂奔,当天津至北京当夜最末一趟列车启动时,车厢里满眼坐着气喘吁吁的男女。

  从前我们设计大剧院时,总想着来者都是驾车的观众,于是,车库、车位预计得比较充足,但是,随着行车和停车不便的加剧,乘坐公交,尤其乘地铁看演出已经十分普遍,只是目前的公交打烊时间在世界各大都市里仍属于较早的那种。其实,公共文化设施四周能通地铁已经算是幸运的,许多城市新建的大剧院往往建在新开发的地盘上,连地铁都没有,给人一种看戏就必须开车、打车的感觉。

  公共文化设施可以带动附近的餐饮业、旅游业,这应该是个共识。但现在相当多的大剧院都是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顾影自怜,四周一片空旷,冰冰冷冷,既无餐也无饮,更何谈带动旅游业。观众常常是下班后饥肠辘辘地赶来看演出,无论演出中间还是结束,都找不到一个可供小憩的舒适地方,只好再饿着往家赶,让周末文化、文化之夜等等,流于空想。

  看来,充分利用文化设施,说说容易,真正做到,仍需要继续努力。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20日 19 版)

(责编:王政淇、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