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从多个“首次”看预算公开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冯海宁

2017年04月12日09:00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新闻观察】从多个“首次”看预算公开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多个“首次”说明预算公开相比往年有了进步、公众监督面不断持续扩大,也说明我国预算制度改革起步比较晚。从某种意义上说,预算公开制度改革依然“在路上”。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共有105个中央部门于近日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其中,环保部、科技部等十部门首次公开重点项目预算,这也是我国中央部门首次在共用平台集中公开预算。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社会主义学院首次向社会公开预算。(见4月10日《经济参考报》)

  舆论在每年“预算公开季”都会对各部门的预算安排和公开情况高度关注,近年来公开的预算案不负众望,以不断进步、不断突破来回应公众关切。

  比如,最近公开的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就有多个“首次”——十部门首次公开重点项目预算,意味着这些部门预算进一步细化;中央部门首次在共用平台集中公开预算,方便公众查阅和对比各部门预算;部分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预算,不只是去神秘化,也体现出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地方预算公开也有不少“首次”。比如,有的地方首次公开重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有的地方首次公开司法系统单位预算。这既因为中央部门做出了表率,也因为地方积极探索。另外,《预算法》《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等制度以及财政部专项检查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所有“首次”,我们都应肯定。因为每个“首次”不仅说明预算公开相比往年有了进步,也折射出我国预算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成就,还表明公众监督面也在持续扩大。换言之,有关方面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以及公众监督预算的力度,因为每个“首次”而不断升级。

  当然,多个“首次”也说明我国预算制度改革起步比较晚。从这个角度讲,今后从中央部门到地方部门公开预算还需要更多“首次”,推动预算公开尽快走向成熟。

  譬如,有全国政协委员、预算专家表示,“目前公开的内容相当于统计资料,我都看不出问题。钱究竟是怎么花的,看不出来。”连专家都看不懂预算案,老百姓更没几个能看懂,能否围绕“看懂预算”多些“首次”探索?

  公众对预算公开要求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说,预算公开制度改革依然“在路上”。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