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中介机构“摘帽”后还须强化监管

胡印斌

2017年04月05日08:42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中介机构“摘帽”后还须强化监管

  从2015年起,湖北省环保厅下属事业单位环科院将环评业务推向市场,60余名环评技术骨干从省环科院进入了企业。在经历了环评业务量断崖式下跌之后,该企业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最终赢回了更多项目,2016年环评业务合同额攀升到4000余万元,超出了改制前的业务量。

  作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省级环评机构,湖北省环科院主动切割与“红顶中介”的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这样的“自改革”走在了环保机构改革的前面。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明确表态,从今年开始,“不论是人还是资产,没有一家环评机构跟环保部有任何关系,我们把这件事情切割得干干净净。”

  从湖北的改革实践看,尽管脱钩后的环评企业也遇到了预料中的困难,但经过更公开、更公平的市场竞争,在激活机构存量优势的前提下,通过与市场的直接对接,获得了长足发展。购买服务的企业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环保厅、环科院和环评中介也摆正了关系和位置,而对于环评从业人员而言,也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这样的努力呈现出的显然是多赢格局。这也表明,以往依托于行政权力的“红顶中介”,一旦“摘帽”,从母体剥离出去,未必就活不好,打破“铁饭碗”并不可怕。毕竟,市场需求是刚性的,较之凭借公权力或履职便利赚取晦暗不明的利益,从市场上淘金显然来得清白干净。

  只是,“红顶中介”与行政权力脱钩,不仅是一个解决相关人员“饭碗”的问题。或者说,就连降低相关企业交易费用,甚至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是因为,一直以来,众多政府性中介机构承担的往往是关乎公共利益的事务。以环境评价为例,因其关系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价值评判及相应对策,结果如何往往直接影响工程是否可行、如何应对环境问题等,绝非一般寻常“生意”。

  环评业务与环保部门脱钩之前,确实可能会受到来自行政部门的暗示或引导,也不排除会顺应权力的意志作出与政府保持一致的评价,从而丧失了环评的独立与公正。然而,推向市场之后,如何避免独立与公正的丧失,也并非易事。如果离开了政府的怀抱,转投市场成为资本的附庸,改革的意义又在哪里?

  可见,与“去行政化”同步,有必要加强对环评等中介机构的监管,使之真正成为独立于政府与市场的第三方机构。地方政府应不断强化行业监管,通过出台中介服务办法、常态化检查等督促环评机构发挥“看门”责任,使其不至于为了追逐利益失去独立性。与政府部门脱钩,并不意味着监管的失控与失序。

  同时,要持续扩大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比如,要切实推动网上竞价、网上评价,环评的过程都要上网,对全社会公开,实现可查询、可质疑。这样,即便环评机构与企业、政府部门存在“合谋”的主动,也会因为透明公开的制度安排而有所顾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要有彻底的信息公开,众目睽睽之下,中介机构就会逐步规范起来。

  事实上,这也符合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宗旨。做减法不是目的,而是路径,最终要落到公共利益的实现上。

   (作者:胡印斌)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