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健全军事人才依托培养体系(远望台)

何海燕
2017年03月26日06: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当今时代,新军事变革和信息技术革命对全球军事安全和国防科技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军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武器装备和新型作战力量快速发展,对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习近平主席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发挥国家教育资源优势和我军院校特色,健全军事人才依托培养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承担了军事人才培养与培训的任务,仍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的院校布局、培训体系与培训装备,充分发挥高校的战略研究、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作用,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

  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多部委统筹协调的机制。将高校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纳入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战略,教育部联合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与相关军事部门等,形成有效的协调会商机制,对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进行战略规划,统筹管理与调配资源,加快培养各类新型军事人才。在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制定新型军事人才战略规划和纲要同时,职能部门应尽快制定有关培养实施办法,对高校军民融合项目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军产学研”培养平台建设等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办法。

  完善教育体系的总体设计,形成多方联动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布局。国防特色重点高校直接面向国防军事科研和领军指挥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具有军事战略视野的领军人才、前沿技术人才与管理创新人才为重点。非国防普通高校着重培养基础扎实的战略型或专业技能型人才,并且承担向国防特色重点高校输送优质生源的责任。鼓励校际之间开展军民融合科研项目,着力培养基于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联合”战争的新型军事科技人才与复合型人才。

  形成“军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机制。以军民融合项目和平台为抓手,大幅提升跨领域、跨学校、跨专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以重点高校为基地,进一步发挥部队、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院所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中的参与作用,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人才联动培养机制。完善国防系统各部门、各高校间的沟通协调和决策机制,支撑高校军民融合重点项目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和发展。

  制定战略领军型、复合型和专业技能型等不同特点的新型军事人才激励办法。战略领军型人才须具有良好的国际政治、军事视野,能主动进行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复合型人才要在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与军事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中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以熟练掌握和使用新型军事装备的技能为主,着重提升实践能力。

  适时进行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的试点。由协调领导机构选择重点地区、典型高校先试先行,形成以高校为主体、植根企业和部队的“一体两翼”式培养模式。建立应对新军事变革的开放式军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培育国防科技领域的战略智库研究中心。统筹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发展,瞄准国防与军民融合前沿科研领域,与企业、部队科技人员共同开展科研。 

  (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26日 06 版)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