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过道学区房”歇菜,择校能降温?

蒋萌

2017年03月21日15:3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过道学区房”歇菜,择校能降温?

背景:针对近期“过道学区房可作为入学资格”的报道,北京市教委回应称,“过道学区房”不能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中国青年报发表李一陵的观点:“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这可能是近来最火的一个段子。学区房概念缘于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该政策初衷是为了推动教育公平,但是择校变成了择房,要上好学校,几乎只有购买学区房这一条路。学区房价格一路涨上了天,优质教育资源似乎成了富裕阶层的特权,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不公平呢?“过道学区房”毕竟只是极端案例,要实现学区房热的整体降温还须另谋良策。治本之策当然在于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大对薄弱校的支持力度,缩小校际差距。现阶段为学区房降温不能靠等,更不能以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还未实现为由而不作为。必须不断完善入学政策,降低学区房的择校功能。正确理解“就近”的含义,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就近”不等于“最近”;继续推进“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的多校划片、随机摇号等措施;实施“六年一学位限制”等政策,遏制过度炒作、投机行为。此番北京市明确过道房不具备入学资格告诉我们:给学区房热降温,政府部门不是无能为力、无可作为,其政策完善空间还很宽广,政策制定者还应该继续努力。

小蒋随想:凭什么北大与清华的毕业生就不能买不起房,这不是明显歧视蓝翔与新东方的技校毕业生吗?这是应对前面那个段子的段子。当然,这都是笑谈。因为,谁都不能保证北大与清华毕业的人就一定能成为人中龙凤,没有高学历的人也不意味着就会成为人生输家。人生的变数太大,未知性是一种魅力。只不过,有名校的毕业证傍身,社会认可度高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买学区房,是为子女博一个稍好的起点罢了。再说“过道学区房”,终归是小概率情况。类似的还有,以前甚至出现过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把户口落在公共厕所的奇事。对广大学生家长而言,不会因为教委不承认过道学区房或是查处个别人落户的猫腻,就长出一口气。现实中,北京海淀区与西城区的房子就是贵,哪怕实施多校划片,在教育质量较好的区域内的房子终归能划到一个不赖的学校。海淀区的房子无论如何不会被划到昌平区的学校去,反之亦然。既然如此,学区房的概念就很难根除。均衡教育资源这话说了很长时间,但实际行动很有限。不仅如此,公立基础教育的名校还在继续获得更多优质资源与资金支持,“打造一流”的口号一直没过时。这才是病根儿。

茅台镇“高仿酒一条街”难得糊涂?

背景: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以生产茅台酒闻名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成为127个小镇之一。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商家生产低端酱香型白酒,以次充好,茅台镇“高仿酒一条街”是当地造假售假的关键环节,一瓶假“飞天茅台”,利润在千元以上,销售遍布全国。

中国青年报发表胡印斌的观点:假茅台因为契合了社会上对国酒的特殊偏好,也因其确实能填补供需不对称造成的市场空白,大行其道。基于地方整体利益,这些年来,公众鲜见真正有力度的打假。即便茅台集团也只能偶尔发出一些微弱的正名声明。就像今年“3?15”期间,贵州茅台集团发布公告公示,称只有“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贵州茅台酒才能称之为茅台酒,其他则属假冒侵权产品。但也仅此而已,“高仿酒一条街”照样生意兴隆。此前有媒体报道,就历史原因产生的不少企业名称傍茅台现象,由于年代久远,当地工商部门已不再追究。此外,茅台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孙公司也因为考核指标的压力,而开发了不同系列的品牌酒。在如此内外交攻、扭曲错乱的市场生态之中,如何界定茅台酒,如何打假,显然都不轻松。无论如何,茅台乱象不能持续下去了。这不仅关系到国酒茅台的品牌价值,关系到能不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更关系到能不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瓶真正醇厚馥郁的茅台酒,理应与权力、与地方利益有一个切割。

小蒋随想:李逵只有一个,李鬼却有一窝,由于大家都姓李,还是街里街坊的,所以李逵虽然憎恶李鬼,却碍于“大哥吃肉也该让小弟喝汤”的潜规则,而对李鬼不得不隐忍。李家人丁兴旺,人多势众,还成了特色小镇,引来游人参观,地方管理者也乐见其成。这进一步让李逵感觉到压力,不能搅了大伙的好事,有钱大家赚。而且李逵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一堆嫡系的子孙也打着李逵的旗号在外面混,怎能把自家人的饭碗也砸了?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郑板桥那句“难得糊涂”是什么意思。李家人倒是“皆大欢喜”,惟认李逵名号的人、把李鬼当成李逵的人的利益被置于何处?尤其是,李逵习惯打着“国字号”招牌,“国字号”招牌必须有配得上的品质与节操。否则,会给谁抹黑?说到底,这不是过家家,而是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诚信建设、市场生态的大问题。如果属地管理原则“失灵”,谁来补位?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