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论坛·两会见证中国新气象)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激荡民主监督的智慧

陈  凌
2017年03月03日05:2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人民政协历史上,有这样一桩往事。1954年12月,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559名委员的人数比第一届多了近两倍,有人因此批评“政协名单里面什么人都有”。对此,周恩来同志回应:“我觉得好处就在这里。政协不是一盆清水,如果是一盆清水就没有意思了。”

  “不是一盆清水”,自然会有不同意见,甚至意味着质疑与批评。究竟好在何处?古人云,道义相砥,过失相规。以他人为镜,往往能照见自己的不足;一些善意的提醒,常常是打破思维定势的发端。对于一个政党而言,“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毛病。我们要加强党内教育来清除这些毛病,我们还要经过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来清除这些毛病。这样的内外夹攻,才能把我们的毛病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一言以蔽之,水唯善下能成海,对不同意见应葆有包容之心。

  其实,善于接受批评、自觉接受监督,不仅体现胸襟,更彰显政治智慧。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有监督比没有监督好。原因就在于,“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会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理越辩越明,正所谓“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壅蔽言路、闭目塞听,容易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广开言路、广纳良谋,才能激发乘数效应,让决策在“交换、比较、反复”中更加科学缜密。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正因此,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讲真话、进诤言;针砭时弊、直指问题,为改革出实招、为发展谋良策,是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题中应有之义。哲人说,坦率是批评最灿烂的宝石。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是诤友、挚友,就当抛弃“低调做人”的庸俗哲学甚或“说了有没有用”的思想顾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切实担负起神圣的职责与使命。

  很多时候,大胆讲话、敢于批评并不难,难的是发言说到点子上、批评点到要害处。讲真话关键在言之有物。欲明人者先自明,要想“说得好”,首先要“做得好”。不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不沾一沾基层的泥土,便很难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进而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策、言之有度。多一些有内容、有力度、有含金量的发言,多一点热烈、真诚、不敷衍的交流,两会就能在民主中不断激荡智慧、凝聚共识。

  “‘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这是执政党应有的胸襟。‘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这是参政党应有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席话,值得深味。两会大幕开启,期待各位委员秉持公心、坦诚相见、尽心履职,为百姓传心声,为民生建真言,为国计谋良策。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03日 04 版)

(责编:崔东、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